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唐伟:为发展喝彩 向祖国汇报
 
分享到:
2019-04-30

  

  淮河王家坝闸       本报特约记者 唐伟 摄  

  20年前,我幸运地成为了治淮新闻宣传队伍中的一员。这些年,我拿着笔和相机冲锋在前,从捍卫淮河岸线资源的干流巡察到打击非法采砂的午夜暗访,从防汛保安澜的救灾一线到抗旱护民生的田间地头,记录着治淮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新闻记者,在入海水道通航、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截流的历史时刻,在南四湖生态调水、治淮建设工地探访的艰苦一线……都留下了不避寒暑、连续作战的足迹。

  每年汛期,我都要到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进行采访。这里位于两省三县三河的交汇处,被视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淮河水情的“风向标”。

  2015年淮河第1号洪水到峰前,位于闸前附近的村庄内安定、平静,三四位农妇正闲话家常,孩子们在街道上嬉戏打闹,几位上了岁数的老人还在悠闲地剥毛豆,似乎正在上涨的洪水离他们还很遥远。这安静的背后,是2003年淮河大水后实施的蒙洼蓄洪区新建保庄圩、庄台及移民迁建工程,与蒙洼蓄洪区堤防和王家坝进洪闸、曹台孜退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共同形成坚固的防洪体系。

  面对已经超过警戒水位的河水,“三天雨一下,心里就害怕”的思想顾虑和每逢大汛来临东挪西搬、人心不稳的状况,如今在王家坝这里已难见到。经历过多次大水,这里的群众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乐观的心态,更折射出多年来治淮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效益和科学抗洪所展现的智慧。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传统媒体不断面临挑战。我和同事们也在应对挑战中见证了治淮新闻宣传队伍锐意创新、勇立潮头的改革步伐。淮河水利网自推出历经多次改版,微信公众号适时推出,岁末年初推出以数据图表为主的年度盘点,一年一度制作播出全委工作电视专题片……这些都是我和同事们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提升治淮舆论引导能力和新闻宣传水平的具体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干部职工觉得刊物好看了、新闻耐看了。

  伴随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崭新画卷徐徐铺开,做好治淮新闻宣传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和同事们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赋予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内涵和新任务,用脚步丈量流域大地的每一寸土地,用有温度的文字书写治淮故事,用慧眼捕捉改革发展的每一次潮涌,才能向干部职工推出更多有情怀、有品质、有温度的优质新闻产品,才能无悔于时代赋予治淮新闻宣传人的责任与使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4月30日

相关新闻
 
宋鹏飞:在田间地头发挥才智
余良禧:吃水不忘挖井人
张基尧:难忘小浪底工程赶工岁月
刁艺璇:秉求索之心 履振兴之责
李广彦:筑梦调水 用心前行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