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李广彦:筑梦调水 用心前行
 
分享到:
2019-01-01

鄂北工程孟楼渡槽是国内最长的预制矩形渡槽  李广彦/摄

  2015年10月,全长269.67公里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当年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重点水利工程之一,被称为湖北省“1号工程”。我有幸到新组建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管理局从事宣传工作。 

  这是事关500万人民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参建者来自祖国各地,既有“老水利”,也有“水二代”;既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经验丰富的建筑工人;既有分居两地至今依然“丁克”的夫妻,也有穿梭工地没时间恋爱成家的大龄男女;既有扑在工地不能照顾父母的“不孝子”,也有转战在外照顾不了孩子的“狠心”父母……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默默奉献着。 

  我被宏大的工程场面震撼的同时,也对建设者们有了全新认识,总觉得有写不完的人和事等着我一件件去完成。有的施工队长每天跑工区,三餐随机,夜宿板房。有的工友不顾妻子有孕在身仍忙于工地,孩子出生后才赶回家。很多年轻人结婚生子,孩子托付给亲人,为不能孝敬老人反而拖累父母而愧疚。有位退休工程师主动到工地监督质量,身患癌症后首先考虑的不是治病,而是担心看不见工程通水抱憾终生。有位党员干部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工程设施,事后只说了句“国家工程没有受损失,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冬季风雪急,各参建单位像爱护自家财产一样爱护工程,有的烧热水给混凝土增温,有的用毛毯、棉被为工程设备保暖,数不胜数。建设者们怀揣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四海为家,忍受生别死离之苦,传承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我以这些人、这些事为原型,完成了鄂北调水工程首部文学作品集《首战有我》,拍摄了《车轮滚滚为送水》《抢抓工期战暴雨》等摄影作品。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种类多,特别是亚洲最长的倒虹吸工程、中国最长预制矩形渡槽等高新难技术,让很多国家难以企及。作为工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2017年夏天,去参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老同事们专程回到曾经奋战过的地方,望着一渠清泉北上,一股崇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想,鄂北调水工程不就是祖国强盛的一个标志吗?不正是共产党人努力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牺牲奉献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年代,“好人好马上三线”;在盛世兴水的今天,我为筑梦调水而自豪。想到工程竣工后将破解荆楚大地“北旱南涝”难题,沿线群众喝上清洁卫生的丹江水,老区人民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我感觉自己就像其中一滴晶莹剔透的水,为记录今天的工程建设而荣耀,因为爱国是我这份自信的泉源!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1月1日

李广彦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李明:我愿终生守望大沙河
孟宪荣:一条观测路 一颗赤子心
周德宝:饮水思源亦思缘
刁艺璇:秉求索之心 履振兴之责
开栏语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