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7月20日讯(通讯员 叶宁 谭孝军)“今年又是葡萄丰收年。”7月18日,在浙江省永康市唐先镇夏杜曹村葡萄大棚里,“葡萄大王”曹发强望着一串串青里透红的“红富士”乐开了怀。
在永康市财政扶持下,曹发强引进滴灌技术,60亩葡萄园全部通上大拇指粗细的黑色塑料管。如今,要浇灌果园,只需拧开设在地角的“总开关”就行,而且特别节水。
“去年葡萄卖5元钱一斤,今年肯定不止这个价。”曹发强说,由于他的红富士葡萄全部使用有机肥,是无公害绿色水果,特别受客商青睐,届时精品葡萄估计能卖10元一斤。
曹发强的葡萄园能够用上滴灌,得益于永康市大力推进山塘整治、小型灌区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去年8月,永康市被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从2010年到2012年,计划总投资8779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700万元,省财政补助1314万元,市财政配套4315万元,农民自筹450万元,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永康市水务局副局长王万军介绍,3年计划实施期间,该市将综合整治病险山塘100座,改造小型灌区9个,受益面积29440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552亩,新建堰坝3座,新建、改造泵站分别为5座和12座。去年永康市完成山塘整治33座,小型灌区改造两处,受益面积达1.1万亩;高效节水工程1处,受益面积1215亩,共完成投资2941万元。
各乡镇兴建节水项目的热情也很高。唐先镇农办负责人颜广法表示,滴灌农业正得到广泛应用,去年镇里原本规划1002亩高效节水项目,应群众强烈要求,最终不得不增加到1215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