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 “其实,广东今年遭受的干旱及强降雨等自然灾害不比全国其他地方少,但广东的灾情很小,这主要得益于广东水利工程发挥作用,减灾效益明显”。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耀光今天(19日)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上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要求,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粤全国人大部分代表开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专题调研,今天上午到省水利厅召开座谈会,听取省水利厅和农业厅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汇报。
作为这次调研活动召集人之一的陈耀光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大幅增加水利投入,在全省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使全省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这几年广东水、旱、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不亚于全国其灾区,但广东的灾情很小,损失小,人员伤亡少。如今年年初,广东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旱,进入5月后,又遭遇多轮强降雨和台风袭击,但广东的灾情确实很小,这主要是水利工程发挥减灾作用。
据悉,2003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全省范围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重大决策,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列为全省“十项民心工程”之一,提出了“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到八年基本完成”的总体建设目标。8年来,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全省共投入500多亿元,新建和加固城市防洪工程111宗、总长2813公里;新建和加固主要江海堤围工程78宗,总长3418公里;新建和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库100座,增加防洪库容5.89亿立方米。全省年增加供水量12.76亿立方米,增加或恢复灌溉面积近294.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17万亩,使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