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娃
原本高温少雨,河道水质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然而,浙江乐清市北白象镇经过治理的黑臭河水质却在不断好转。
北白象镇10个水质监测点近3个月监测结果显示,河道的氨氮、总磷、高锰酸盐等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下降明显,以万茗村革新桥河段为例,5月、6月和7月的总磷指数分别为0.945、0.442、0.232毫克每升,氨氮指数分别为5.726、2.342和1.347毫克每升,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为20.8、5.2和3.3毫克每升,皆大幅度下降,5月与7月相比降了数倍。
“我们坚持问题治水,在深入排查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每个河段的不同情况,开展扩宽河道、沿岸建设污水收集池、生态引水等针对性的措施。”北白象镇党委书记郑义介绍,一河一策开出“药方”,实施“个性化”治水是他们提升水质的诀窍。
生态打卡口拓宽河道临时处理池化解污水
水面宽阔,河水畅流,如今的古运河北白象旺林段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潭死水。
6月,根据“一河一策”的治理原则,北白象镇启动了该段河道的生态打卡口工程——拆除旺林老桥,河面从原来的约2米拓宽为20多米。
樟湾河是北白象镇另一条重点整治的黑臭河,过去沿岸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长年在此直排,曾被评为全市环境最差的河道之一。北白象镇对樟湾河开展了清淤整治,全面清理河床,又陆续把岸上的工业、生活等污水纳入污水管网。
“清淤、截污纳管后,还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经过长年的污染,不仅河床里的淤泥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河岸的岩隙也被彻底污染,雨水渗入岩隙就会把污染物带出来,继续渗入河中;同时这是一条断头河,水体流动不畅,自净能力很弱。”北白象镇农办主任李云俊说。
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北白象镇沿着河岸新建了临时污水处理池。“池子依在岸边,直接收集岩层里渗出的污水,当池内污水的水位达到临界点时,池里的浮球装置会随着水位的升高,触动抽水泵开关,将污水抽送到临近的污水管网里。”工程技术人员陈阿寅介绍,如此一来,岩层污水渗漏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引活水提升自净修复力筹资金抱团自发护河道
2015年,樟湾河启动了生态引水工程,使用泵机通过皮管将临近的白慎河河水引进断头的一处,变死水为活水。“每个星期引水两三次,一次七八个小时。”樟湾村村委会主任黄星法负责此项工作,他每天会对河道进行巡查,根据实际状况调节引水量。
生态引水,救活的不止樟湾河,流经万茗村的万茗河通过生态引水工程,也渐渐焕发了容光。
万茗河长约1000米,过去由于没有活水,渐渐成了一条“死河”。2014年,村里对河道进行清淤,但水质状况一直不理想,浓稠发绿,臭得让人不愿接近。提起之前村里的这条河,万茗村村委会主任林向周直叹:“怎一个‘差’字了得!”
今年5月初,村里投资25万元,将赵家硐村由仁河的活水引到万茗河中。其间,活水先经过980米的水管,流入村里的一条灌溉水渠,最后汇入万茗河中。水泵每作业一个小时休整20分钟,每小时可调水300吨,使万茗村河水水位得到提升。
“如此一来,整条河就能流动起来,河水的生态修复能力也变强了。”万茗村党支部书记林臣枢说,“由仁河的水来源于白石水库,水质很好。看到河水变清了,还有村民来问能不能将河承包给他养鱼呢。”
眼看着一条条河水由浊变清,村民们的治河积极性也得到了有效激发。8月初,北白象镇沿江河六村治水联盟党员干部、妇女志愿者等200余人对沿江西河的1.5公里河岸进行清理。在万仓村海塘周围,他们清理了废棚架、建筑垃圾、暗沟里的杂草。
据粗略统计,沿江河一带当天共清理了近20吨垃圾。北白象镇推动沿江河六个村联合抱团治水,为六个村尚未截污纳管的住户实施集中排污工程,劝退涉污作坊和沿河养鸭户,村民自治治水成效显著。其间,共治小组还成立了护河保洁基金会,筹到近50万元的治水基金,用于河道保洁。
受益于村民自发爱河护河,沿江西河中垟田段水质日益好转,5月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为5.751、7.1毫克每升,7月下降至0.912、4.4毫克每升。
“以前,经常有人把垃圾等随意扔进河里,在岸上倾倒建筑垃圾等。现在这种现象少多了,特别是河里放养了水生植物,增加曝气增氧装置。我们常告诉大家生态修复不容易,大家更注意自己的行为。”白塔王村的一名村干部表示,村民们现在就盼着河水变回多年前清澈的模样。
污水纳管严防新增直排巡查管护建立污染清单
改建的北白象镇农贸市场内,摊位整齐排列,水果、蔬菜、鲜肉、水产、熟食等分区安排,2500多平方米的场地宽敞、干净、整洁。这里的每个摊位前,都有排水沟接入管网,最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监测结果显示,5月该河段总磷、氨氮、高猛酸盐指数分别为0.896、8.798、9.6毫克每升,到了7月已全部下降约50%。
“没了污水入河,水质提升明显,说明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李云俊说,“但污水入河并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过程,这就需要河长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经常开展巡查,严防新增污水直排。”
不久前,该河段河长郑国东就在巡查中发现,河底有一条暗管存在直排。“高温天气水位下降,这条暗管才显现出来。”郑国东等人及时与工程部门联系,将暗管排放户的污水纳入排污管网。“实际巡查的事例告诉我们,一刻也不容松懈。”
北白象镇将水环境整治融入党建工作,依托“党建+环境建设”品牌的打造,持续深入推进河道整治。与此同时,北白象镇加强入河排污(水)口监管,全面清查每条河道入河排污(水)口数量、位置、排放方式、入河方式等,以及每个排污(水)口汇入的主要污染源,编制污染源清单,建立入河排污(水)口档案,全面梳理问题,提升河道水质。
不仅如此,根据水质的不同,如枯水期、丰水期河道水量变化的特点,北白象镇坚持科学治水,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不同的针对性举措,并根据每条河流的问题与特点,突出个性化治理。
北白象镇党委书记郑义说:“治水治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期努力、为之坚持。我们深刻认识到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通过村规民约的约束以及考核机制的倒逼,真正把干部群众发动起来,一起查摆问题、解决问题,将严防黑臭河反弹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6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