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按照水利部党组《关于认真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调研掌握的基本情况,海委党组成员亲自主持并直接参与各调研组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认真查找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措施,反复修改完善,并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以“加快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民生水利”为统领,由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水利规划体系、洪水资源化利用、蓄滞洪区安全管理、水利科技、和谐海委建设等6个子题组成的调研报告。
在“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课题中,报告深入分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现状,指出流域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着事权划分不合理、管理不协调、监督无力,跨省河流水资源管理和调度体制不顺,中央直管水库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保护制度不衔接,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构想。一是改革和完善现有水资源管理体制,赋予流域机构“统一调配跨省河流和地下水水源地水资源”的职能,促进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快建立水务管理体制。二是完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水权管理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完善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健全计划用水和用水统计制度,健全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三是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行两部制水价,建立生态供水的水利工程运营补偿机制。
在“完善流域规划体系,推动规划实施与管理”课题中,报告回顾了流域水利规划体系建设情况,指出目前流域水利规划体系不明确,规划重点不突出,规划管理薄弱,实施步伐缓慢。报告提出,一要继续完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明确规划建设的功能体系、编制体系、审批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水利规划指标体系,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各级规划领域和职能分工,避免规划冲突。二要制定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办法,准确把握规划各个环节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水利规划实施的领导和执行过程的检查监督。三要加快推进规划项目的实施,目前要大力推进《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和《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项目的实施。
在“推进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课题中,报告分析了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很大,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具备实施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洪水资源利用的举措:一要加强洪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二要抓紧完成洪水资源利用专项规划;三要制定洪水资源利用预案;四要进一步完善河系沟通、蓄滞洪区分区运用、城市雨洪利用等工程体系建设,同时要建立组织、技术、管理、资金和制度保障机制。报告同时提出加大洪水资源利用投入、建立洪水资源利用保障体系、制定有关洪水资源利用标准或规定等建议。
在“加强流域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管理”课题中,报告分析了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蓄滞洪区在防洪、抗旱和维系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在经济发展集中区域建设安全区,为深水区建设公益设施用于应急避险,在一般淹没区和浅水区建设高村基和撤退路,形成立体交叉、多种设施紧密结合、不怕淹泡的安全建设模式”的建设思路, 以及加强前期工作、建立完备的蓄滞洪区工程体系、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探索符合蓄滞洪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等举措和加大国家投资、完善政策法规等建议。
在“加强海委科研工作,服务流域水利发展”课题中,报告分析了海委科研工作的机构、队伍、管理和工作开展情况,指出了海委科研工作力量薄弱、立项困难、成果推广转化率低、服务领域小、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水利科技工作的认识;完善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科研能力和积极性;整合资源,提高解决流域重点水问题能力;健全规章制度,实现海委科研项目统一管理;拓宽服务领域,建立流域科技合作与共享机制的对策建议。
在“加快推进和谐海委建设”课题中,报告分析了和谐海委建设的总体情况,指出目前和谐海委建设整体水平不均衡,对《关于构建和谐海委的指导意见》把握不足、落实不够,一些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主要原因是宣传贯彻力度不够、指导不足,以及受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和海委自身职能所限。报告提出要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认真研究解决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创新机制体制,确保和谐海委的建设质量。
来源:水利部网站 2008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