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福建省交流材料

2016-01-05

突出问题导向 创新农田水利体制机制

福建省水利厅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福建省农田水利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水利部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先后实施了2处大型灌区、7处大型灌排泵站、24处重点中型灌区和部分一般中小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实施了78县次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2个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县建设,建成了一大批“五小”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灌区骨干工程输水效率,逐步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发展农田节水灌溉面积370多万亩。同时,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薄弱等体制机制问题,我省积极抓好顶层设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经费扶持为保障,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等为突破,努力推进农田水利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突出问题导向,抓好顶层设计

  面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存在的管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省积极开展调研,抓好顶层设计。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明确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主体、管理主体,明晰了工程产权划分,提出了专业管理、社会管理的多种管理方式,落实了管护经费筹集渠道。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办法》,敞开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各个领域,提出BOT、BOO等社会资本参与方式,制定社会资本投资水利的优惠和扶持政策,规范项目实施流程,明确权利和义务,落实项目实施保障措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的通知》,对规范人员配备、落实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加强服务能力、强化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泉州市政府出台了《泉州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规定》,形成了一套运行管理制度、一笔管护经费、一批管护对象、一支管护队伍、一套绩效考核机制等“五个一”管理体制。同时,省水利厅等部门组织专家对各类改革试点县的实施方案进行了严格把关,确保改革试点顺利进行。

  二、因地制宜施策,创新体制机制

  各类改革试点县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因地制宜施策,努力探索创新农田水利体制机制。泰宁、永春、宁化等地近两年新颁发了345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证书。龙海市探索建立市、镇、村三级管护体系,形成“14552”即 “一会四队五员五巡查二考核”的管护模式,做到工程有人用、有人管、有钱修、有制度、有监督、有考核、有奖罚,服务到田间的工程运行管护体系。上杭县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在古田、才溪、溪口、下都等乡(镇)相继成立了水务公司,逐步对乡镇小型水库、灌溉工程等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宁化、明溪等县对灌区的农业水价进行了重新测算定价,改变以往按亩收费为按方收费,宁化县泉上水库灌区的水费收取率从40%提高到80%。永春县以岵山镇为试点,将全镇农田水利设施委托岵山镇华春顺水利工程维护中心统一管理,并按考核结果按季度拨付管护承包款。永春县制定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登记及抵(质)押贷款暂行规定》,率先在全省推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抵押贷款,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变身”为可以盘活的资产,有效推动民间资本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投资,激发权利人更好地管护农村小型水利设施。

  三、多方筹集经费,扶持运行维护

  为进一步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我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办法,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经费。除了中央财政安排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外,省级财政从2014年开始,初步建立了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采取“定额补助,乡统村用”的办法,按照每村2万元的定额标准,每年安排8200多万元,补助范围已覆盖到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泉州市财政每年落实1500万元用于辖区各县(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补助。上杭、泰宁、武夷山等县(市)从各类水利建设项目、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土地出让金、烟叶税等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农田水利工程维护资金,建立了稳定来源渠道,有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促进了良性运行和效益发挥。

  四、健全基层队伍,提高服务能力

  目前,我省已全面恢复和建立乡镇水利工作站(或流域中心站),全省共设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932个,用水合作组织3821个。2014、2015年省级安排了5996万元用于530个乡镇水利工作站(流域中心站)能力达标建设。2016年继续安排4020万元,对剩余的402个乡镇水利工作站进行能力达标建设。漳浦县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建立起一批流域管理中心,形成以流域管理中心为主、乡镇水利站为辅的新的基层水利管理体制,实现了流域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协调有序的工作目标。武夷山市115个行政村每村聘用了一位水利员,一年一聘,每月补助120元,充分调动水利员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健全“一站一会一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服务乡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今后,我省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探索创新农田水利体制机制,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2016xnzt.jpg
首页.jpg
未标题-1.gif
首页大图模板.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