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小浪底水库蓄水位至270米,向水库设计正常运用水位275米的最终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简朴的小浪底水库首次蓄水至270米见证仪式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刘红宝 刘艳飞 杨静)11月12日,小浪底水库水位首次蓄至270米,这标志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将迎来最后一个分级蓄水阶段考验,向设计正常运用水位275米的最终目标以及为全面达到设计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好综合效益迈出了重要一步。
小浪底水库蓄水位至270米后,入库流量80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500立方米每秒,蓄水量89.34亿立方米。
小浪底水利枢纽正式进入270米水位蓄水运用意义重大,掀开了枢纽运行管理的新篇章,对流域治理、水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70米水位蓄水运用是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安全运行的重要检验,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向正常运用水位迈进的重要环节,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发挥更大效益的重要条件。
小浪底水库最高运用水位275米,设计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枢纽最大泄流能力17 559立方米每秒,是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利枢纽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根据《小浪底水利枢纽拦沙初期运用调度规程》,小浪底水库运用分为3个阶段,即拦沙初期、拦沙后期和正常运用期。目前,水库正处于拦沙后期初始运用阶段。
按照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结合土石坝运用条件和坝体稳定要求,充分兼顾水库来水和下游用水需求,统筹协调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和发电之间的关系,小浪底水库按照分级蓄水原则逐步提高最高蓄水位,并经历了270米以下各蓄水阶段的检验,累计在250米水位以上运行1400余天;在260米水位以上运行480余天;在265米水位以上运行90余天。其中,2011年11月17日至12月31日在265米以上水位持续运行45天。结合枢纽运行情况,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和专家论证,确认:大坝运行安全稳定、泄洪等设施完好、进出水口高边坡及地下厂房边墙处于稳定状态、库区满足蓄水要求,水库具备蓄水至270米水位以上运用的条件。
据悉,按照国家防办《防洪预案编制要点》、黄河防总《黄河防洪预案编制提要》等文件要求,小浪底监管局持续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六项措施,确保小浪底水利枢纽高水位运行安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库水位达到267.83米后,立即启动了高水位运用工作机制,成立了小浪底水库高水位运用指挥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二是加强调度协调,密切水调电调联系,严格执行黄河防总调度指令,科学、合理地安排枢纽调度运用方式;三是加强监测巡查,加密大坝变形、坝基渗流和地震监测,对枢纽建筑物、左岸山体、进出水口高边坡、库区滑坡体等重点部位每天昼夜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坚持安全会商,启动每日会商机制,组织专家开展安全会商,分析预测枢纽安全状态,全面掌握枢纽运行状况;五是加强库区管理,小浪底水政监察支队加强与库周各县市移民管理机构的信息沟通,强化安全巡查,及时处理问题;六是完善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做到组织、责任、措施、队伍、物资五落实,做好处置突发情况的准备。
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11月12日上午,小浪底建管局还举办了简朴的“小浪底水库蓄水位达到270米见证仪式”。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