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李国英谈黄河防汛:有无洪水 忧思皆在
黄河无论是来大水、中水、小水、还是无水,防汛都面临着严峻形势

2007-05-29

  黄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李国英25日对“防汛江河行”记者说,“无论是来大水、中水、小水、还是无水,黄河防汛都面临着严峻形势。”
 
  这是由黄河的特性决定的。
 
  黄河作为多沙河流,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条清水河流,防汛工作也处处体现着它自身的独特之处。
 
  “地上悬河”是黄河最为特殊之处。黄河高悬于黄淮海平原之上,从黄河下游有大堤的地方开始,一直到入海口,站在大堤上任何一个位置向外看,都给人一种俯视的感觉。地上悬河的滩面一般高于两岸城市村镇3~5米,高的8~9米,悬差最大的地方是河南新乡市,滩面高于新乡市地面25米。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地上悬河”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这条悬河之上又背上了一条悬河。由于多年没有大水,水沙都在主河槽里边行走,致使主河槽逐年淤积抬高。这就形成了槽高、滩低、根底洼的“二级悬河”局面。
 
  黄河的第二个特殊之处是,滩区内居住着181万群众,还有375万亩耕地。这在世界其他河流上是没有的,375万亩耕地让本来用以行洪的河道成了这180多万人的生存之地。
 
  李国英说,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河主河槽行洪能力在6000至8000立方米每秒之间。但随后主河槽逐渐淤积加重,萎缩恶化,到80年代末恶化到行洪能力不足1800立方米每秒的险恶程度。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小洪水也可能造成洪水漫滩,危及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大堤安全。1996年开封黄河某段曾出现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直冲大堤的局面,让沿河军民着实“奋战”了一番。
 
  对于黄河来讲,当遭遇超标准大洪水时,水库和堤防将面临严峻威胁。而没水同样可怕,这样主河槽会进一步加剧萎缩,大量的泥沙不能入海,堆积在主河槽内,日积月累,将把黄河拖入无以复加的恶性循环。
 
  正是这种有无洪水皆成忧虑的黄河防汛特点,让黄河人近年来确立了控制洪水、利用洪水、塑造洪水的防洪新理念,即对于大洪水加强控制,对于中常洪水注重利用,而无洪水时要因势利导塑造洪水。
 
  这几年,黄河防总开展的汛前调水调沙就是塑造洪水的典型实践。对于黄河来讲,塑造洪水扩充主河槽就是防汛工作的一部分。
 
  有多少个两面作战考验着黄河
 
  如同有洪水在防汛,无洪水也在防汛一样,黄河面临着很多这样的两面作战情况。
 
  譬如,黄河滩区的存在,使得黄河防汛既要确保堤外安全,又要考虑堤内安全。即一方面确保黄河大堤安全,保卫两岸的黄淮海平原,同时又要顾及堤内滩区群众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又譬如,除了要应对今年可能出现的黄河局部洪水外,流域抗旱也是同等重要的任务。小浪底水库要为汛期腾出一定的库容用作防洪,同时又要千方百计考虑为下游两岸用水蓄水。防洪与抗旱,防洪与防断流同样是黄河上的两面作战。
 
  同样在防汛思想上也是两面备战,小浪底水库具备防御黄河千年一遇洪水的能力,让人多了一份安全感。但是,过分依赖小浪底水库也不合适。因为在小浪底以下,作为黄河主要暴雨区之一的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尚有2.7万平方公里无工程控制区,百年一遇花园口站的洪峰流量仍达15700立方米每秒,洪水威胁依然存在。
 
  黄河防汛能否做到万无一失
 
  人民治黄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以黄河建设,在黄河上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新中国建立以来黄河大堤普遍加高了3~4米,目前黄河下游堤防高度全部达到2000年设防标准。同时,近年来的黄河防洪非工程措施也迅速推进,“数字防汛”系统建设日臻完善,加上沿河军民的严密防守,确保了60多年来黄河伏秋大汛下游大堤不决口。
 
  但是,李国英指出,黄河复杂难治的特点将长期存在,悬河形势一时得不到消除,滩区人口也不可能全部外迁,下游游荡性河势短期内得不到有效控制,黄河防汛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为备战今年的黄河防汛,黄河防总将涉及黄河防洪的120个问题进行了细化分解,其中21项重中之重已经提出相应对策,将于6月15日前全部完成;根据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制定了各种防汛预案;紧急储备了23万立方米防汛石料,300万条编织袋,其他防汛物资也正在按照定额筹备之中;为适应新形势,积极进行了社会化防汛队伍组织和社会备料探索研究。
 
  深谙黄河特性和防汛形势的李国英,谈完今年黄河防汛准备工作时特别强调指出,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经受实战的考验,不敢说绝对做到了万无一失,只要汛期没有结束,对汛前准备的评价都是苍白的。他说,作为黄河防总,将按照今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目标,坚持不懈,精心准备,一切的一切将用今年最终的防汛结果来检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5月29日

徐清华


  相关新闻:
李国英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李国英:确保今年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黄委:认真学习"八荣八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李国英: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前期进程
全国水利系统首届羽毛球精英赛决赛在京举行
河南省隆重纪念人民治理黄河六十年
鄂竟平、李国英等领导参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实验室
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大会隆重召开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