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梁敏慧 通讯员 郑赟 蒋招君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路桥人沿河而居,捣衣浣纱,是水乡农村千百年流传的习惯。12月24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金大田村将这老传统进行了革命,他们在河边,为主妇们建起了洗衣“包厢”——生态洗衣房。
如今的沿河洗涤,常用洗涤剂,污水会对河水造成污染。在水质的检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总磷的含量,而磷元素主要来源各种洗涤剂。洗涤剂的污水会滋生许多微生物,甚至导致水中生物出现异常、水体污染等问题。
村民的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要如何平衡?生态洗衣房解决了这一难题,洗衣房用水从新桥镇金大田村水泾抽取进入蓄水池,洗涤后的污水则经过生态净化池、终端处理池、生态湿地的三次净化程序后,排入河道时已达到Ⅳ类水甚至Ⅲ类水的标准。
路桥区岘头林村的生态洗衣房是路桥区的第一个试点,总花费4万元左右。周边生态湿地近2000平方米的河面上,种植着各种净化水质的植物。沿河通过截污纳管、封堵排污口、种植净化水生植物、生态补水等多种形式,减轻了负担的母亲河,又重新焕发出迷人的清澈。
这小小的生态洗衣房,有效的助力剿劣和小微水体治理。从净化效果和村民的反应来看,非常成功。有社会群体的共同参与和全体市民的积极配合,剿劣的目标很快实现,路桥区治水办为剿灭劣V类水出了不少妙招,除了生态洗衣房外,在新桥镇、峰江街道,因地制宜地,由村里补助,分别设置了由洗衣板和水槽组成的集中洗涤池、污水集中处置的洗衣台。凤阳章村支书章高清介绍,“每个水槽下面都铺设了管道,洗涤的污水倒入水槽,被统一送至村里的污水处理池。”这样的集中洗涤池在前浃泾共有五个,既满足周边村民们的需求,又保证了池水的水质。
为了引导村民适应生态洗衣房的,新桥镇金大田村村两委着手制定新的村规民约:村民若在河里违规洗涤,集体经济分红时的福利将按比例予以扣除;若是租住在本村的暂住人口违规,则该当事人和房东都要接受经济处罚。若是第二次违规,该当事人则被当成不受欢迎的人,将被取消在本村的暂住权。
让治水更有成效、让水质更达标。经过一家一家地入户宣传,千年习惯一朝改变,新规定逐渐入心,生态洗衣房洗涤衣物俨然成了新的风尚。目前,路桥区结合实际情况己在全区开始推广生态洗衣房。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