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江西
 
 
 
江西玉山县河长制村民理事会助力水清景美
 
分享到:
2018-04-11

  □本报记者 钟建平

  每天清晨和傍晚,何家明都会戴着红袖标,手里拧着网兜,沿着家门口的小河巡视一圈,“看看河水清不清,有没有人偷钓”。

  这位今年68岁的老人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江西省玉山县樟村镇樟村社区“河长制”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樟村镇“母亲河”玉琊溪守护人。

  玉琊溪,发源于怀玉山,是信江两大源流之一。曾几何时,玉琊溪河水清清,鱼虾畅游。但随着经济发展,河里的水,一天比一天脏。何家明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玉琊溪的水不仅不能饮用,甚至村民们也都不再下河游泳了。

  2016年3月,玉山县“河长制”工作全面铺开,玉琊溪也有了“河长”。上游水库养鱼全面退养,河道防洪工程也建成了,长年淤塞河道的垃圾被清理干净,玉琊溪的水质有了很大改善。

  其实,江西省作为全国开展最高规格河长制的省份之一,“河长制”早已实行多年。治水大多是政府唱“独角戏”,政府干,群众看。如果群众不能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那治水效果肯定要打折扣,而且水质容易出现反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河道电鱼、药鱼,都是河道管治的老难题。

  “政府下大功夫、出大气力治河,这样的民生工程我们老百姓也不能光站在岸上看。”何家明说,如果让村民参与河道治理,村民之间互相监督,比政府劝诫更有成效。

  2016年10月,在何家明等10多位热心村民的组织下,樟村镇樟村社区“河长制”村民理事会成立,与镇政府共同管制玉琊溪樟村社区段6公里河段。参会人员大多是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以及老党员,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高,又热心公益事业,成为落实护河的群众骨干。理事会每天轮流安排2名理事会成员带队巡河,并做好巡河日志。

  理事会成立后,发动了当地100多位村民集资10余万元,购置了一艘小船、两个竹筏,聘请人员定期清理河道垃圾。去年,理事会还在河道里投放了几万尾观赏红鲤鱼,成为河道亮丽的景观。

  “虽然我们民间河长巡查没有硬性指标,但我们坚持每天一次的巡查频率,有时候晚上还要组织巡查,防止有人在河里电鱼、药鱼。”何家明说,去年以来,理事会制止河道乱扔垃圾、乱排污水60余次,对电鱼者进行教育训诫30余人次,没收电瓶并按村规民约进行处罚6人次。现在往河里乱倒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电鱼毒鱼炸鱼的行为基本杜绝。

  如今,玉琊溪的水变清了,河道两岸也建成了休闲风光带。让何家明欣慰的是,时隔多年后,玉琊溪畔在去年夏天又溅起朵朵水花,传来欢声笑语,村民们又开始下河游泳戏水了。

  什么人能成为理事会成员呢?据樟村镇河长办介绍,因河道的公共属性强,组织社会力量来管理与整治河道,前期矛盾纠纷较多。为切实发挥好理事会调处纠纷、管治河道的作用,明确首先要从选好配强队伍做起,从德高望重的民间“和事佬”、退休教师、农村老党员、退伍老军人、村组干部等人中选择理事会成员。同时要具备四个条件:有代表性,有公认性,有先进性,有稳定性。采取自我举荐、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目前,该镇13名镇河长制理事会成员成为落实河长制工作的群众骨干。

  同时,该理事会还健全完善了人员、财务管理等制度。凡涉及重大事项和活动都要纳入议事范围;理事会定期分别向镇、村两级报告,一般每月报告一次,遇到重大情况随时报告;镇河长制办公室加强对理事会的工作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把群众从旁观者变成水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河长制”村民理事会,让政府的“管”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有效完善了“河长制”工作长效机制,形成编内、编外河长共治河道的新局面。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玉山县复制推广,让“民间河长”成为全县治水的重要力量。

  2017年的全国河长制培训班上,江西省河长办主任、省水利厅厅长罗小云专题介绍了这一做法,并建议在全国推广。

  江西玉山县推广的民间“掌门人”、志愿河长等模式,让民间“掌门人”守江湖,这是“河长制”迈向“河长治”的重要一步。从政府延伸到群众,是实现“长治”之需。水环境治理工作,问题是在水里面体现,原因却扎根于岸上。江西政府的河长,统筹整合环保、水利、工业建设等部门力量,形成治水合力;民间的“掌门人”,既监督政府的治理工作,真正让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更可以直接参与治理的具体工作,尤其是水污染现场的巡查、举报、监督、治理之中。

  推广民间河长、志愿河长等模式,选准切入点,找准节骨眼,对水污染的监督实行多样化,让无数双眼睛盯着,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此举将进一步提高水质,保护好生态环境,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4月11日

钟建平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湖南设立河长制省级监督电话平台
以河长制为引领 构建立体化治水新格局——访四川省河长办有关负责人
让每一条河流都焕发生机——四川全面推行河长制亮点扫描
“巾帼河长”:扬州护河风景线
重庆南川区河长制带来好水质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