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刘鹏)8月9日,记者获悉,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农工部与省水利厅联合开展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宣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迄今为止,已派出40多个宣讲组赴各地宣讲,在全省掀起了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据悉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热潮。藉此契机,记者随同宣讲团,深入各地开展宣讲,了解到该省将着力抓好八大举措,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江西是水利大省、农业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水利建设,水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省已建成各类水利水电工程近40万座(处),其中水库9783座,引水工程9.68万多处,万亩以上灌区226座,机电排灌站2.6万座,水闸553座,农村水电装机268万千瓦,堤防4000余条长9700多公里,解决816万农村居民和2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式供水普及率达到30%。初步形成了防洪、灌溉、引水、排水、提水、发电、水土保持等相对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对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目前,江西水利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上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水利工程保障能力还不强。防洪基础仍较薄弱,农村水利工程普遍老化失修、带病运行,数千座水库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现有堤防大多标准偏低,中小河流问题十分突出,1400多万亩农田没有灌溉设施或配套设施不全,1000多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因素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仍有80万亩,局部地区“破坏大于治理”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水的管理能力有待加强。“重建轻管”问题仍然突出,“多龙管水”的体制仍未理顺,工程型缺水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部分河段污染物严重超标,农村水环境有恶化趋势,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任重道远。三是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两工取消后,水利建设出现新的投入缺口,现有投入规模与工程改造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地方配套投入严重不足,涉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整合存在困难,水利建设社会融资没有实现大的突破,特别是省水投公司的融资平台功能还有待政策支持。四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十分薄弱。多数乡镇水管机构撤并,乡镇防汛机构与所承担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基层水管单位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基层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难以应对当前水利改革发展任务。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开启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吹响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号角,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擂响了全面掀起水利改革发展热潮的战鼓,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定位达到了新的高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江西将立足实际,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十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确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提升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种能力,推进水利四项改革,落实水利投入六项政策,健全水利基层服务体系,科学规划江西水利改革发展蓝图。
——谋划治水兴赣长远目标,努力构建“五大保障体系”
江西水利改革发展总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是: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的总体目标;把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把优化水资源配置和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的重要支撑;实现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体系、民生水利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科学发展制度体系“五大保障体系”。
——建设“十大工程”,不断夯实水利基础
“十大工程”即农田水利设施、农村自来水工程、主要江河治理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水资源配置工程、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农村水环境整治等十大工程。江西将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坚持不懈推进水利基础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基础设施的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促进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调配,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到遇洪能挡、遇涝能排、遇旱能灌。
——确立“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这是国家继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制定耕地保护18亿亩的红线之后,实行的又一最严格管理制度。我省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同时用水量不断增长,水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江西将按照省政府印发的《江西省(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纲要2011-2015》,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要确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控制“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二要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三要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推进四项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江西将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大型水利枢纽的作用,统筹流域水资源管理。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有水管单位“两费”,优化水管单位人员结构;建立堤防安全责任制,争取政府以财政补助方式加强堤防管理,完善水利建设“四制”,加快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步伐。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从事小农水建设施工队伍选择管理办法,争取出台《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办法》,规范农民用水组织建设,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用水户自建自管自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四项能力,增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长期以来我省水利上重建设、轻管理,水利管理尤其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滞后,不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的实际,为此,江西着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一是提升防汛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着力推进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加强防汛抗旱设施设备及物资的配备和储备。二是强化河湖水域管理能力。针对我省非法侵占河道湖泊现象日益严重的实际,逐步建立“河湖蓝线”制度,严格管理,以保障防洪安全,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三是提升高气象水文监测预报能力。针对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突发性洪涝干旱灾害增多的实际,全面加强气象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补充调整和完善行政区界、重要水功能区、地下水、跨界河流区域和城市水文监测站网,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及预报会商体系。四是增强水利科技支撑能力。加强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鄱阳湖水文水生态监测研究基地和江西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三大水利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省部级水利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健全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全面实施“金水工程”,以水利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
——落实六项政策,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改变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加大投入是关键。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力争全社会平均水利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二是强化政策性投入。加快出台贯彻落实有关政策的具体办法,明确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从城市提取建设维护费中提取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和水源工程建设的办法。三是足额征收水利规费。延长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年限,扩大征收范围;尽快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确保征收标准达到中部六省平均水平;加强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水利规费征收管理,尽快开征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四是落实优惠政策。落实水利工程耕地占用税和农村水电增值税优惠政策,鼓励市、县建立水利投融资平台加强水利融资平台建设;支持省水投公司做大做强,增强水利项目建设融资能力。五是加强金融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项目投融资长效增长新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六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支持水利发展。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和经营管理。
——健全六支队伍,强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困扰我省水利发展多年的一个主要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要求,江西将以乡镇水管站、防汛专业抢险队、抗旱服务队、农民用水户协会、村级水管员、堤防安全员六支队伍建设为抓手,抓紧研究制定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方案,根据流域或者区域特点和水利工作任务,科学组建乡镇水务站,今年底全面组建到位;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防办机构,实现机构与职能有机统一;加大对防汛专业抢险队、抗旱服务队、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建立村级水管员制度,确保每个行政村有一名水管员;要争取今年每个县都引进1名大学毕业水利专业人才,夯实我省基层水利工作基础。
——落实好五项关键措施,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为保证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加强水利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江西着力落实好五项关键措施。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实行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管、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河道采砂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农田水利建设和小农水工程管护县长负责制。二是强化督查考核。将水利改革发展纳入对市、县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对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水利工作任务以及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等有关政策进行督查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运用考核这一有力手段,推动地方党委、政府真正重视水利,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同时,省政府还将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各项水利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推进依法治水,进一步完善地方水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将水行政执法队伍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加大对各种水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争取今年每个县都引进1名大学毕业水利专业人才,用一段时间使每座大中型水利工程至少有1名本科以上水利专业人才;加大水利职工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水利队伍素质。五是落实分工加大宣传,形成兴水治水合力。我省将把《实施意见》政策措施进行分工,将任务分解到有关省直部门;同时,将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形成部门共同推进、全社会力量支持的兴水治水强大合力。
水利事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既关乎现在,更影响未来。随着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实施意见》提出的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逐步贯彻落实,治水兴赣史册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江西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让水利更好地造福全省人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