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015年1月6日讯 河海大学坚持“致高、致用、致远”的育人理念,以育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加强本科教学内涵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加强教育教学顶层设计。聚焦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适应需求和深化改革等方面,精心部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2014年度以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宗旨、思路、主线、重点,并启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二是制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新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是:以需求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结构,努力柔性多样;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习主动性;增加国际元素,培养国际视野。新培养方案做出了一些重要调整,比如鼓励专业形成学术型和技术型两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培养方案,总学分降低10学分左右,开设新生研讨课,调整公共基础课学分和方式,实践环节学分比例有所提高。
三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培育新兴潜力专业,调整缺乏竞争力的专业,形成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企业等机构的行业专家等进行咨询和指导。开展校内专业评估,全面考察学校专业建设现状,将专业评估结论与专业招生、专业建设相挂钩,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逐步建立不合格专业淘汰制度。
四是加强课程内涵建设。规范课程教学要素,大力加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改革。积极打造课程精品,形成国家、省、校三级阶梯型精品课程体系,打造具有河海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全英文示范课程,建设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与新生研讨课。开通河海大学课程建设网,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内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对全校202门核心理论课程进行了评估,形成《河海大学核心课程评估总报告》,为进一步引导教师依据现代教育规律,大力推进核心课程改革与建设,着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蓝本。
五是强化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高质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毕业实践改革;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开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创新实验室及相关科研实验室,配备富有经验的指导老师,积极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做到100%的学生受到创新素质教育,10%的学生受到创新能力训练,1%的学生出标志性创新成果。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各项环节,开展毕业设计(论文)专项检查、核心实验课程评估,规范实习和竞赛教学管理;大幅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增加实习经费投入,实习教学效果持续显著提高。
六是加强教学名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面向全校教师开展讲课竞赛,提高奖励标准、与晋升职称刚性挂钩,形成重视本科教学的氛围。通过搭建“河海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平台,举办教学名师公开示范课活动,配备教学导师,开展“一对一”的跟踪指导与培养等举措,促进新进教师教学成长。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