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以水育人打造“行动课堂”——湖北省白起渠水情教育基地建设纪实
 
分享到:
2018-08-21

向学生开展宣传教育

在宣传墙上签名

  □本报通讯员 朱宏

  白起渠拥有2297年悠久的历史,白起渠水情教育基地近年来通过建成“爱水区——三道河水镜湖风景区”“保水区——三道河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知水区——白起渠渠首文化园”“护水区——白起渠绿色生态廊道”“节水区——湖北省白起渠重点灌溉试验站”“亲水区——鲤鱼湖湿地公园”“思水区——楚皇城遗址陈列馆”等七大核心专题展示区,多角度、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展示古代及现代农田灌溉工程发展史、长藤结瓜农业灌溉系统、水库防洪减灾、水力发电、生态养殖、水利景观与文化、水保知识宣传及普及等种类丰富的水情教育知识,多措并举展现水文化、水文明、水历史,促进社会公众形成知水、节水、爱水、护水的普遍共识。

  活动在身边 宣传更方便

  基地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水土保持法》为根本,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主题,结合水保、文化、水情教育等内容,采取展览、展示、悬挂标语、义务咨询、散发传单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积极推动水情教育进乡村、机关、厂矿、学校、社区和工地,努力扩大水情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2018年来共出动宣传车21台次,深入灌区18个乡镇,180余个村组,行程6000余公里;发放水情教育特刊1000余份、宣传单2万余份;制作50余幅横幅悬挂在人口密集的街道、社区醒目位置,刷写标语210余条。

  创意水文化 影响更深远

  围绕白起渠对襄阳的影响、传承的水利发展史以及水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举办了“三道河水情大讲坛”系列培训活动,专家学者的授课对三道河水情教育的开展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累计受训人员1200人次。为增进社会各界对白起渠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全社会关心水利、支持水利的热情,近年来分别举办了湖北省“白起渠”杯新闻宣传作品大赛、“白起杯”水利知识竞赛、“节水杯”朗诵比赛、“书白起古渠,品千年智慧”书画竞赛、襄阳“白起渠”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全省水利系统27家单位和灌区受益乡镇的学生、工人、农民、社团代表踊跃参加。历届参赛的新闻、书画、诗歌、散文、新闻作品质量普遍偏高,为了更好宣传白起渠的历史、人文资源,结集出版了《白起渠·作品集》。

  小手拉大手 社团来共建

  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少年儿童影响家庭,辐射社会,基地与襄阳市四中、襄阳市实验中学、南漳县实验小学、南漳县一中等34所中小学校共同开展了节水护水社会实践活动,分批组织学生参观基地,为同学们发放节水宣传图册,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认识到司空见惯的生活用水来之不易,需倍加珍惜。积极发挥基地科普宣教作用,以白起渠灌溉试验站为载体,与省水科院、武汉大学、合肥大学等团体或高校定期开展科普合作。

  护绿齐参与 共谱“绿富美”

  近年来,白起渠水情教育基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引绿入库千山翠、植绿护渠万水清”为感召,引导灌区群众、参观市民、共建单位及帮扶村民开展“绿满白起渠”水生态治理活动,以植绿护绿促绿色发展,借护绿齐参与来主动接受水情再教育。

  通过“绿色发展进机关”深入党员干部中开展水情教育,基地发动灌区南漳县、宜城市2000余名机关干部赴白起渠植绿护绿,并将白起渠黄集段作为亲绿实践示范段,引导人们关注水生态,共建水清岸绿生态美景。通过“村企共建绿色银行”尝试将水情教育与绿色经济有机统一,发动白起渠沿线5000户农户及华中绿谷5家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白起渠生态廊道建设,共植树50余万株,绿化干渠49.3公里。企业通过更新成树获利、村民通过参与日常管护增收、单位通过合作增绿,从而打造了一条循环往复的绿色经济富民带。如今沿岸群众守着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自发地保护环境、守护绿水,水情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进驻了沿岸群众的心坎里。

  如今白起古渠披了新装、换了新颜,沿渠两岸已是花红柳绿,绿树成荫,一条集防洪通道、生态廊道、绿色景道为一体的秀美景观渠横亘在南宜大地上。使全面改善水环境,开展水生态治理,建设生态怡人的绿色渠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水情教育出国门 世界申遗初亮相

  水情教育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故步自封。为此白起渠水情教育基地积极推动自身水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水情教育新模式。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白起渠从文化梳理、遗迹挖掘、文物收集、文献汇总、历史印证、文化展示、水情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具体详细的工作。北京时间8月14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正式宣布,湖北襄阳长渠(白起渠)被确认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予以授牌。“华夏第一渠”白起渠成为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也意味着湖北省白起渠水情教育基地在水情教育的发展上迈出了一大步,成功走向了国际舞台。

  下一步,白起渠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遗产地保护、旅游产业与水情教育有机融合,建设白起渠水文化博物馆、白起渠水情教育展示馆等精品项目。通过室内布展、场景重现等手段,声、光、电等多种展览形式,尽可能恢复还原白起渠发展历程与场景。形成“一带四区五湖”水利遗产保护与水情教育展示区、水情教育核心区,吸引更多社会受众参观、游览,力求观众“来得欢心、听得开心、学得上心、水情入心”,逐步扩大基地的影响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8月21日

朱宏
见习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广西环江县:宣传水情知识 传授急救技能
全国政协委员周晔:把水情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用青春绘制“彩虹桥”
安徽长江河道管理局开展推行河长制专题培训
湖南沅陵县:国家宪法日重点宣传河长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