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周晔:把水情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本报记者 张佳鑫 林若箐

  在全国政协委员驻地,一个熟悉的身影迅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她就是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设立的“委员通道”中亮相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晔。

  作为教育工作者,周晔十分关注我国的水情教育,强调节水要从娃娃抓起。“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我与地球是共存的,我要与环境共生’。水情教育是庞大的话题和课题,可以从‘水’这一每个人都赖以生存的资源做起,让孩子们从生活从亲身经历的活动中,如节水、随手捡起河边垃圾等行为中起步,理解水的重要性。”

  周晔想尽办法将包括节水在内的科普类课程内容融入到日常特殊教学中。“我们学校的部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老师就把课程内容放到培养行为中进行,比如在教学生洗手的时候,让他们确认关好了水龙头才能离开,了解水资源的宝贵。”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周晔对水情教育有着深入的思考:“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建议一些基础教育阶段的书籍甚至是教材,要把我国水文化从国民教育体系中传承下来,并以此为基础把水情教育纳入到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进行终身教育。用适应各种年龄段接受特点的形式,让孩子从小形成知水、爱水、节水、护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终身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担当。”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3月14日

张佳鑫 林若箐
责任编辑:段玲玲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