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7月27日讯(通讯员 孙又欣 李凯)据湖北省防办7月26日统计,全省受旱农田增至400多万亩,高温伏旱的态势已经形成。
7月9日出梅以来,副高逐步稳定控制湖北,特别是7月22日以后,形成降雨少、气温高的新态势,致使襄阳、随州两市原有的旱情发展,孝感、荆门、天门、恩施等市州高温伏旱抬头。
鄂北岗地的襄阳北部、随州大部为梅雨期旱涝急转死角区域,进入高温期后,夏旱连伏旱,去年秋末以来两市的干旱时间已长达260多天,目前受旱农田240万亩,19.1万人、5.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随州市维持抗旱三级应急响应达81天。
梅雨结束之后,全省均雨量仅37毫米,其中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等地降雨仅为10至44毫米,不少地方滴雨未下;湖北长江、汉江河段水位普遍较低,但仍有水可引;全省库塘蓄水105亿立方米,同比少2成以上。随着7月22日晴热高温的到来,土壤增发量加大,受旱地方由襄阳、随州两市,新增了孝感、荆门、天门、恩施等4市州,受旱农田共计451.3万亩,有24.6万人、5.9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
目前,各旱区组织发动39.6万人投入抗旱,已启动固定泵站1652处提水、调度水库845座放水,临时架机1.3万台套和开启机电井1928眼抽水,抗灌农田191.8万亩,占总数的42.5%,全部解决了人畜临时饮水困难。
据气象部门预报,从7月25日开始未来两周,湖北大部将维持晴热高温。当前正值湖北中稻拔节孕穗,玉米授粉灌浆,棉花开花现蕾,晚稻抢插煞尾急需用水的新一轮高峰期。随着晴热高温的持续,伏旱极可能蔓延,加上抗旱用水增加,水源紧缺的矛盾将更为突出,湖北抗御伏旱的任务十分繁重。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