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6月6日讯 受强对流云团影响,自6月5日凌晨2时至下午5时,甘肃省玉门市境内普降大雨,玉门镇片区最大降水量达到95.1毫米,是玉门市60年不遇的最大降水过程,对全市生产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12个乡镇受灾,2.2万亩农田受灾,城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新能源基地道路及部分设施被冲毁。此次强降雨共造成全市11504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688万元,其中,水利工程经济损失1380万元。
灾害发生后,酒泉市政府康军市长对当前防汛抗灾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玉门市立即启动了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受灾严重的地段实地察看灾情,市级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及时分赴各自包挂的乡镇,实地蹲守,现场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受灾情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全力做好防汛巡查、应急值班、险情排除、物资储备、人员调度等各项工作,确保全市防汛抗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加强领导,靠前一线指挥。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市级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和水务、防汛、公安、民政、武装、交通、住建、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救灾工作指挥部。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分片负责制,并及时分赴各自包挂乡镇、现场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紧急向灾区配送编织袋10万条,砂石料3.5万立方米,油料7吨,并抽调200余名公安、武警、消防战士,组织6000多名干部群众(其中专业抢险救灾人员280人),出动大型机械140多台,车辆329辆全面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紧急转移安置群众3516人,减少受灾群众4.2万人,减少淹没耕地91950亩,挽回经济损失3500余万元。
2、快速反应,五级联动抢险。先后发布了暴雨蓝、黄、澄、红色预警信号,适时启动了全市防汛抗洪应急预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市防汛指挥部、各乡镇、设防重点单位、村组、灾险联络员“五级联动”,按照预案全面开展防汛救灾各项工作,乡、村、组三级干部和群众、全力开展疏散、疏导泄洪、重点防洪区域加固、生产自救等防灾减灾相关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各负其责,分片包干落实。进一步落实乡镇、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负责人靠前指挥,对水库、防洪灾害点、防汛险工险段实行“一对一”负责制。紧急通知矿山、风电、建筑等企业暂停作业,加强防范,确保生产安全。水务部门牵头强化监控、加强调度、死看死守、全力抓好总体防汛工作,特别抓好水库安全,认真记录分析每天水情,按时汇总、研究、上报情况;交通部门负责沿线公路安全、抢修被冲毁的道路,调整客运班次,确保了城乡道路畅通和群众出行安全;住建部门负责城区排涝;各乡镇做好本辖区内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安置及防汛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汛工作。
4、加强监测,紧盯预测预报。水务、防汛、气象等部门全力做好气象监测、分析、汇总等工作。密切监视连阴强暴雨天气过程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的潜在威胁,高度重视极端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每小时通过电视、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全市发布气象预警、防灾减灾、防范措施等信息。
5、强化值班,确保信息畅通。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安排好值班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有重大灾情和紧急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确保防灾指令和灾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6、抓好统计,提供翔实依据。安排各乡镇和民政、水务、防汛等部门根据受灾情况,及时调集相关防灾、救灾物资,对受灾群众及时救助,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关部门每隔半小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一次灾情动态,认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为全市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