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27日,安徽省淮北部分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共造成蚌埠、宿州、亳州、淮南4市低洼地及采煤塌陷区累计176.9万亩农田受涝,累计积水6.44亿立方米,其中蚌埠市127.5万亩、宿州市28.0万亩、亳州市10.8万亩、淮南市10.6万亩。
涝灾发生后,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安徽省防指及时发出通知督促受灾地区立即拆除河沟堵坝和河道渔网等阻水设施,开启固定泵站和流动排涝机械抢排农田涝水,调度淮河干流蚌埠闸、怀洪新河等加大下泄流量,降低河道水位,为沿河洼地排涝创造条件;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赴一线帮助指导工作,在新闻媒体发布防汛排涝预警,会同安徽省经信委、省电力公司下拨抗灾电指标支持各市排涝。安徽省防办会同水文、排灌等单位算好水账,每日统计排涝进展情况,督促各地加快排涝进度。
受涝地区迅速行动,组织干部群众清沟沥水,开启排涝涵闸自排,同时开动固定泵站及架设流动排涝机械抢排,全省日最大开机8.2万千瓦。截至9月1日10时,4市已累计排出受涝农田176.4万亩,占受涝面积99.7%,累计排除涝水6.41亿立方米。目前,仅凤台县采煤塌陷区0.5万亩约300万立方米积水待排,淮南市正在架设流动机械抢排,预计9月2日排完。排涝任务的基本完成,为受灾地区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和开展灾后重建创造了必要条件。
来源:安徽省水利厅 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