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赵武京:深耕十余载 拳拳治淮情
 
分享到:
2019-02-19

1991年冬,赵武京在怀洪新河工地参加劳动 资料图片

  一段路,过一段时间回头望,感受更深刻;一支歌,过后再唱,更富有激情!1990年8月,我带着水利部党组的殷切期望,到淮河水利委员会上任,从事治淮事业。2000年年初退休,现已到了耄耋之年。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望曾经的治淮岁月,仍历历在目,激情满怀!

  20世纪90年代的治淮高潮

  刚到淮委,我分管计划基建,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思路开展工作。针对板桥水库复建工程进展严重滞后的情况,开展百日抢工会战,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调整优化施工关键线路,制定施工技术措施,通过资源平衡适当增加施工力量,并制定适度合理的奖惩措施,调动和保护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夺回延误工期,按时截流。紧接着一鼓作气,大干150天,1991年5月下旬工程达到度汛标准,实现安全度汛。

  1991年元旦刚过,黑茨河治理工程省界段施工,各方意见存在分歧,我立即带着计划基建处和淮委勘测设计院的同志到河南郸城县组织豫皖省、地、县有关方面召开现场会,共同调整商定方案,集中力量加快施工进度,迅速扭转了工程停滞不前的局面。

  1991年,淮河雨季比往年早,5月中旬至6月初连续出现两次强降雨过程,平原积水严重,随后暴雨洪水接二连三袭击江淮。淮河流域暴雨洪水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洪水尚未退尽,国务院于8月中旬召开治淮治太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明确用10年时间、投入120多亿元,兴建19项防洪骨干工程,要求“八五”初见成效、“九五”整体推进。继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治淮高潮以来,声势浩大的治淮工作再次在中原大地迅速铺开。

  1992年下半年,我担任淮委党组书记、代主任。为了健康有序、高效推动治淮工作,一方面要求委机关和淮委勘测设计院苦练内功,适应治淮深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强调并带头践行“流域机构就是服务,在真诚服务中实现监督管理”的理念,要求委机关各处室(局、院)和各省水利厅携手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从1993年开始在全委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使全委各单位形成一个运转协调高效有序的有机整体,使广大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服务于治淮。就这样,一年接着一年向前奔,一道道“束水卡口”被拓宽,一段段大堤得到加固,一座座水库和闸涵建成或修复,一条条省界支流得到治理。在沂沭泗河管理中,积极推行“一所一策”改革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工程管护能力。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也随着治淮的发展得到逐步改善。

  通过不懈努力,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经受住1996年、1998年洪水和1997年大旱的考验。1996年7月淮河中上游大水,王家坝水位涨到29.24米,超保证水位0.58米,持续时间长达97个小时,仅行蓄洪区一次减淹效益达12亿元,全流域减灾效益约200亿元;1996年7月沂河洪水通过人民胜利堰闸和大官庄闸联合运用,第一次直接东调入海。1997年大旱缺雨的情况下,全流域农业获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845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2%,是建国初流域粮食总产量的6倍多。1998年夏,江淮并涨,淮河多次出现汛情,但险情和灾情大大降低。以入海水道、临淮岗等战略工程于1998年、1999年相继开工建设为标志,治淮进入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同时,复建后的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既抹掉了“75·8”洪水灾难的阴影,又拦蓄了洪水,为水库灌区和下游城乡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水源。国务院发布《淮河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自此淮河治理走上依法治污的轨道。关停“十五小企业”,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使COD排放量减少31%,淮河干流水质明显好转,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开展水污染联防,防止了淮河干流和沙颍河突发大面积污染事故。

  治淮实践收获总结经验

  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相继完成,淮河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回望20世纪九十年代治淮的日日夜夜,党的政治优势是治淮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治淮一线,国务院专门成立治淮领导小组,相继召开了第二、第三、第四次治淮治太会议。水利部把治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流域四省均成立了治淮领导小组。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地方媒体发挥了强有力的舆论推动作用。

  防洪骨干工程的规划布局和论证设计,是治淮人几十年来辛勤劳动的成果,凝聚着几代治淮人的汗水和智慧。特别是沂沭泗东调南下工程大范围调度洪水的构想和布局,彰显了老一辈治淮人的智慧和胆略。工程建设严格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精心组织、精心施工,规范工程验收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治淮人从长期治淮实践中领悟到:要遵循客观规律团结治水,行政区划必须服从流域统一规划、治理和管理。团结治水既要“均其势”“均其务”,又要联动治理、共同受益。中上游战略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和大洪河等中上游跨省支流治理工程,下游战略工程——入海水道与怀洪新河下游段,都是在团结治水的原则下启动实施的。

  能见证并参加治淮工作,是我今生最荣幸的事。看到淮河发生的可喜变化,内心十分欣慰。如今,我在从事水利建设稽察和督导的同时,一直关注和思考治淮问题,先后撰写有关文章。我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水利部党组的指导下,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个生态优美、繁荣富强的新淮河将展现在祖国的中原大地,治理好淮河不是梦!

  编后语:本文作者系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原主任。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赵武京以诗歌的形式,回顾了自己70年来上下求索、拼搏奋斗的水利人生,与广大读者一起看岁月沧桑、忆神州巨变。

我和祖国水利缘
——喜迎建国70周年华诞
淮委 赵武京
祖籍陕西蒲城县,少年丧父受饥寒。
一九四九沧桑变,不再打柴把书念。
好学上进苦钻研,陕工大立水利愿。
河川枢纽水电站,学习李冰都江堰。
66年毕业去邯郸,岳城水库漳河畔。
正值水库尾工段,臭老九被靠边站。
随局转战大三线,建设碧口水电站。
烧火喂猪炊事班,大智若愚气质凡。
炉火熊熊红心炼,当上甘肃劳模范。
火线入党指导员,二三工区风水电。
战龙抬头抢发电,白猫黑猫来称赞。
为解唐山饮水难,冀东引滦送甘甜。
锚喷射流大模板,隧洞埋管南观站。
难忘一九八四年,两年任务一年完。
辗转川北水利缘,建宝珠寺水电站。
预裂爆破切坝肩,沉井锚洞巧攻关。
精心组织智慧管,年年任务提前完。
正遇截流要实现,艰巨任务在召唤。
奉命入淮九零年,治理淮河除水患。
重温主席修淮愿,治淮重担扛在肩。
淮河基因孕灾难,河水入海尾闾关。
黄河夺淮七百年,两岸人民载声怨。
板桥复建抢工战,按时截流做示范。
黑茨河跨豫和皖,协调解决百年难。
再遇人民胜利堰,优质工程获奖赞。
智慧协调豫和皖,临淮岗控水闸建。
大洪诸河治理完,有效控制河水患。
黄河夺淮淤海关,淮河无闾孕水患。
怀洪新河抢先建,协调苏皖同步干。
打通怀洪下游段,疏通淮河入海关。
四项制度三红线,执行严守强监管。
淮河修好梦将圆,淘米洗菜可做饭。
清澈河水绿两岸,中华腹地玉带缠。
退休不愿身心闲,水利稽查十二年。
百余项目跑个遍,一查二帮把好关。
局专家办又十年,督导五座水电站。
人到暮年心不闲,水利之愿仍未眠。
祖国华诞七十年,我和祖国水利缘。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2月19日

赵武京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钮清海:清澈的水源 稳稳的幸福
杨红敏:以水为媒撬动乡村振兴
李星:青春正当时 逐梦新时代
肖龙:留住绿水青山 系住美丽乡愁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