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园开园

文化园夜景

炎帝铜像
□本报特约记者 何小军
通讯员 吴章成
随着5月1日总投资约3亿元的桂阳县文化园隆重开园,湖南省第一座以展示城市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终于掀开神秘面纱。
“楚南名区,汉初古郡”。郴州桂阳自秦末汉初设郡至今,一直为郡、监、军、路、府、州治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桂阳县以水为媒,依库建公园,顺水建湿地,沿河建画廊,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展现了这座千年古郡独特的山水美景。
依库而建,一座公园说历史
“一座文化园,穿越两千年”。到桂阳,不能不去“浓缩了这座千年古郡全部历史和文化精华”的桂阳县文化园。
来到文化园,入口牌楼气势宏伟,炎帝铜像巍然耸立,亭台阁榭别具一格,亲水栈道九曲蜿蜒,一种历史厚重感和亲切感瞬间充溢心头,让人顿时有了“穿越”的感觉。
据文化园项目管理部的同志介绍,2013年6月开工建设的县文化园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占地2160亩,依托现有的东塔公园、塔背水库及周边自然生态资源规划建设,包括东塔公园提质扩容、塔背水库环湖游园和桂阳古郡城三大系列工程,集“历史文化展示基地、市民休闲娱乐基地、文化旅游观光基地、文化产业经营和文化地产建设基地”于一体,成为桂阳亮丽的城市名片乃至湘南地区重要的文化地标。
徜徉其中,永济桥、惠政桥、尚书阁、蔡侯(蔡伦)阁、循吏乡贤碑廊、惜字炉……每一处景点都彰显出桂阳独特的地域文化,讲述着久远的历史故事。
一湖、一城、一园。站在高处看,群山环抱湖水,湖水环绕群山。在这里,仿佛可以触摸桂阳历史,梦回千年古郡。
顺水而建,万亩湿地展锦绣
“山清水碧渔歌阵阵,柳绿桃红白鹭翩翩。”这是一位外地学者对舂陵江的赞誉。
舂陵江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北上,流经桂阳,入湘江,下洞庭。其在桂阳县境内115公里,为桂阳人民的母亲河。江面建有七拱桥,又名永济桥,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始建,旧时赞此桥为“衡以南桥壮丽无比”;江岸奇峰异石景色优美,下游建有欧阳海大坝,为我国第一座坝身大孔泄洪的双曲拱坝。
百里舂陵江在桂阳形成了水天一色的浩瀚风光,以天鹅湖为中心,分布有乌石渡、舍人渡、七拱桥、飞仙桥、鉴湖书院、花园堡、欧阳海大坝等景点。天鹅湖总面积6840亩,岸线5.6公里,有岛屿7座、半岛10座。岛上绿草如茵,树木葱葱,上面有黑天鹅、白鹭、野鸭、鸬鹚等动物长年栖息。天鹅湖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湖光迷人,四季鱼跃虾戏,水溅银花,人们到此可以领略“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的神韵。
2014年,舂陵湿地公园正式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舂陵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桂阳县水利局、林业局等单位的同志介绍,桂阳县将以“自然—持续—发展”为主题,依托舂陵江优质的水域,建设一个以欧阳海水库、舂陵江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丰富的湿地水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湿地保护保育、湿地功能和水文化展示、湿地可持续利用、科研和监测、防洪调蓄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百里舂陵,一江锦绣。舂陵江国家湿地公园,让人充满期待的又一水生态文化乐园。
沿河而建,十里画廊竞风流
桂阳是一个“两水夹金”的宝地,“金”是指境内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两水”意为境内的两条河流:一条是舂陵江,另一条便是西河。近年来,因矿而富的桂阳县,做起了西河沿江风光带的文章。
西河发源于郴州北湖区与桂阳交界处的仰天湖、龙渡岭,流经桂阳、北湖、苏仙、永兴四县区的8个乡镇,最终汇入耒水,全长142公里,是郴州市最大的本土河流。
曾经在这里当过知青的郭喜告诉我们,西河长年流水潺潺,河床宽阔,两岸青山风光优美,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在这里生活的几年时光。
依据《西河水生态休闲风光带总体规划》,西河风光带将建设成为“生态西水、山水画廊”,打造成一条省内最佳、全国知名,集田园欣赏、水文化传播、旅游观光、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水生态休闲风光带。
西河风光带建设处于整个桂阳水风光带的上游,二者相距约17.6公里。现在,桂阳县西河风光带城际绿道、河道综合整治和旅游公路工程已全线拉通,大溪原始次生林生态公园工程已进入扫尾,共完成总投资约2亿元,十里画廊美景初现。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