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以人工智能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智慧管理

发表时间:2025-03-12

全国人大代表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河研究中心主任 方兰

  □本报记者 王鹏翔

  近年来,AI(人工智能)技术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河研究中心主任方兰建议,运用AI技术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智慧管理。

  方兰介绍,目前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辅助监测水质,能初步预警水质异常。还有地区利用AI算法构建水文预测模型,模拟水文变化趋势,为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提供参考,初步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在数据实时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上功能有限,管理模式以人工经验结合传统手段为主,在应对复杂水资源问题时,管理效率和精准度欠佳。

  方兰建议,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监测体系、完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流域管理协同等多方面探索运用AI技术。

  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方兰建议,在农业领域推广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利用AI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作物需水信息等。在工业领域,利用AI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管理,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围绕完善监测体系,方兰建议利用AI技术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填补监测空白区域。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打破数据壁垒,构建基于AI的数据共享平台。

  “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AI算法,开发高精度的水资源预测模型,基于AI技术构建水资源智能调度模型,运用大数据分析、知识图谱等技术,深度挖掘水资源相关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决策建议。”方兰说。

  围绕加强流域管理协同,方兰建议依托AI技术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监管。

责任编辑:王瑜 校对:王子月 燕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