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百年水文站的接力守望
 
分享到:
2022-06-09
 

  □通讯员 张雷

  在沧州大运河岸边,捷地水文站历经百年风雨,仍屹立如昔。赵松江和赵建民父子二人,两任站长,坚守小站40余年。

  运河无言,见证着青春无悔,见证着代代传承。

  小站百年风雨

  捷地水文站是南运河向捷地减河分水的控制站,是一座百年老站,建于1919年,是国家基本站、旱情试验站、中央报汛站,主要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土壤墒情、地下水以及旱情等20余项;这是一座寂寞的小站,位于远离市区的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捷地村,常年只有一两个人驻守。

  “捷地站经历战争磨难,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站房都是租用的民居,但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水文人从未间断监测。”赵松江回忆说。

  测流量时,一个人把绳子一头系在腰上,一头拴在树上,然后拿着测具,站在河水中选择十几个点进行流速测量。河底湿滑加上水流冲击,稍不留神就会栽倒在河水中。冬季测冰情时,需要携带笨重的仪器在冰面上凿开一个一米见方的洞。一条河上要凿很多个这样的洞,然后把仪器放到里面,才能测出一个个准确的数值。

  在水文设备尚不先进的年代,赵松江就是这样测报出一个个数据的。

  父亲苦练技能

  1991年,赵松江担任捷地水文站站长。除了站长,平时站内只有1名职工,多时2名。这时,站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1991年至1995年间,捷地水文站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水文系统先进单位,还被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水文局评为先进集体。

  “以前每逢汛期,当地老百姓就过来打听水位情况,询问要不要搬家。”赵松江说,这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为提升业务能力做好水准测量,他支起水准仪,一练就是大半天;为了能熟练拆装流速仪,他用布蒙上眼睛反复拆装;为记住各种规范,他利用工作之余反复背诵。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赵松江参加河北省水文勘测工技术比赛,一举夺冠。1997年,获得河北省燕赵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儿子接力传承

  1999年,赵建民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水文“尖兵”,在捷地水文站工作了12年。如今,他是沧州水文勘测研究中心运河勘测队队长,负责捷地等6个水文站的监测工作。

  当小站经历了百年风雨的洗礼,水文测量逐步实现了自动化。雷达水位计、电波流速仪、ADCP等设备普遍应用,水文自动化系统、水文报汛系统给监测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赵建民也在适应新技术、新流程中不断改进提升业务技能。

  2021年,海河流域发生罕见夏秋连汛,赵建民带领勘测队观测水位上千次,施测流量500余次,完成了沧州市多条主要行洪河道流量监测任务,为防汛抢险提供了可靠数据。

  今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实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百年里,捷地水文站就像一位哨兵,见证了千年运河的世纪复苏。如今,捷地水文站为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河湖长制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一个个精准可靠的数据、一张张工整的记载表见证了父子传承的水文情怀。

  “守护千年大运河,驻守百年水文站,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职责。”赵建民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6月9日

张雷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水利部安排部署水文工作
李国英主持召开水利部部务会议
百年水文站认定工作正式启动
致敬高温作业的水文人
水利部发布《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20》 我国主要河流近十年输沙量偏小75%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