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治水大计之二
 
分享到:
2021-03-11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冯健身:设立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

  黄河上游白银段地形复杂,生态地位显要,兼具上中游特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功能和地位,是黄河甘肃出界段的最后一道“闸门”,是阻止北沙南延的重点“防线”。建议将甘肃省白银市设立为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关心支持,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志新:统一规划实施京津冀生态建设

  京津冀地区山同脉、水同源,同处一个生态系统,是生态和经济共同体。建议按照京津冀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统一规划实施三地生态建设。建立京津冀生态建设一体化的顶层协调机构,统筹实现规划设计、资金分配、产业定位、项目分配等战略层面的统一协调。加快构建京津冀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统一的监管机制,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优化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制定京津冀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徐旭东:加快升级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水质是水体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只注重污染物指标是不够的,要更进一步关注水文、水生物等多重因素,保障水体生态系统健康。建议以长江“十年禁渔”为契机,加快升级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进一步宣传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的理念,把生物指标纳入“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治理目标,加强科技支撑,发展水生态修复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

  沈志强:建立长效生态补水机制

  山东省滨州市通过引用生态用水,一定程度改变了非汛期河流缺水、干涸局面,恢复了河道基流,降低了土壤含盐量,改善了流域生态,生态补水效果初步显现。建议国家层面建立生态补水长效机制,巩固生态补水效果,促进生态修复和盐碱地改良。建议水利部允许滨州市在丰水期依托引黄干渠将黄河水引入潮河、秦口河、德惠新河、徒骇河等河流,在三角洲地区形成黄河入海扇形流路,促进滨州北部沿海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生态修复。

  本报记者根据甘肃日报、河北日报、中国科学报、滨州日报等媒体报道整理。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3月11日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水利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治水大计之一
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拓展融媒空间 讲好水利故事——中国水利报社全国两会宣传报道实践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