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德:树立流域生命共同体理念护好三江源
 
分享到:
2019-03-15

  □本报记者 岳虹 董明锐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做好生态保护十分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工作,今年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青海要保护好“中华水塔”,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一直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在发展中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目前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植被覆盖率、水源供给量逐年提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青海省主委刘同德说。

  刘同德指出,由于受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当前青海在三江源保护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治理成效上看,生态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覆盖面不到40%,生态退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二是生态经济格局尚未真正形成。青海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特点和困难,受自然、经济、技术和人才等多重因素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虽然已经树立,但实践之路还很艰难。三是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目前,没有在流域上中下游之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流域源头因环境保护而丧失的发展机遇和成本无法获得稳定、科学、长效的补偿。”刘同德表示。

  针对这一现状,刘同德说:“保护好母亲河,仅靠青海这一源头省份的力量,难以为继。必须树立流域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受益补偿原则,充分调动全流域的力量,开展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为此,他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

  “应制定行动计划,将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和共建共享机制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战略加以推进。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三江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行动计划》,明确中央与地方在流域共建共享上的事权分工,对流域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内容进行职责分工,对流域协同保护进行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提高效率。

  应构建协同机制,搭建流域生态环境监管一体化平台、健全流域生态协同保护标准,建立流域联防共治机制,构建起横向生态补偿、人才交流、旅游商贸、市场补给、协同治理等长效运行机制,完善对口支援机制,协同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与治理,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三江流域所有省份共同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有责任共同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刘同德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3月15日

岳虹 董明锐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陈旭斌:将农村水利蓝图真正绘到底
全国政协委员杜明燕:解决好草原发展的水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张利荣:把鄱阳湖水利生态枢纽纳入长江大保护重点项目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小水滴跑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一线水利职工陈旭斌谈河长制带来的变化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