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西安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效
 
分享到:
2019-11-12

  西安南依秦岭,北临渭水,临水而建、因水而兴,辖11区2县7个开发区,代管西咸新区。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00万人。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740.4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3.4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60立方米,属于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

  西安市以节水型城市建设为主线,努力构建有利于节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有利于节约的经济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节水典型示范带动所用,强化节水理念,奋力追赶超越。

  西安市创新管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使节水工作的管、护、用、节高效协同、有章可循。在体制上,将调水、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务全部划归水务部门, “大水务”管理格局初步形成。在法规上,先后出台了《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西安市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建立健全了节水监督、管理制度和体系。在管理上,严格落实《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将用水定额作为规划编制、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计划用水管理的依据。为了构建有利于节约的经济保障机制,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优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低耗水产业,限制淘汰造纸、化工、印染等高污染高耗水行业,着力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二是强化杠杆调节。我市从2015年12月起在主城区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对非居民用水大户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通过价格杠杆调节,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形成利于节水的价格机制。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在水利建设基金中设有节约用水专项资金,建立了节水财政投入长效机制,有力保障了城市节约用水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西安市充分发挥节水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全面推进,把节水工作融入社会用水各行业,使节水工作成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改善居住生态环境的新动能。注重生活节水。积极开展“节水型高校、节水型居民小区、节水型公共机构”等节水单元创建活动,138家单位被评为省级节水型公共机构, 71个居民小区被评为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狠抓工业节水。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工业节水。在全市树立了一批污水处理回用、节水设施改造、冷却水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节水典型。40家企业被评为省级节水型企业。筹生态节水。以水环境整治和再生水利用为重点,加大生态节水。2018年污水处理率96.6%,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1.54亿立方米,利用率26.96%。在城市规划、建设环节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编制完成《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以西咸新区为样板,以小寨、南门等区域为重点,累计建成雨水利用示范点51处,年收集利用雨水58.9万立方米。形成了系统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为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范本。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