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河南省鲁山县非法采砂问题通报
 
分享到:
2019-10-21

  近段时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连续曝光河南鲁山县沙河、荡泽河非法采砂问题,违法违规性质严重,社会影响非常恶劣,中央领导高度关注。

  2018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修复河床何以变成大肆采砂——关于河南鲁山县沙河、荡泽河清障疏浚工程的调查》,反映鲁山县沙河、荡泽河河道清障疏浚工程存在非法采砂问题。

  10月26日,《国内动态清样》第3906期刊发“河南鲁山非法采砂屡禁不止破坏生态”,胡春华副总理作出批示。

  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采砂车为何难刹车”全面深度报道鲁山非法采运砂问题。

  对此,水利部高度重视,鄂竟平部长、魏山忠副部长立即批示,要求部河长办、河湖司速查处、严问责。10月10日、10月28日、11月12日,水利部先后三次派出工作组进行现场调查,挂牌督办鲁山非法采砂问题,督促地方进行整改。现将有关问题通报如下:

  一、河道非法采砂,河床河势破坏严重。

  现场调查核实,沙河、荡泽河鲁山段多年无序非法采砂,砂石及弃料乱堆乱放,河床砂坑密布、纵横交错、高低不平,水流走向混乱、河不像河,河床河势、水环境水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二、河道清障疏浚管理混乱,借疏浚之名行非法采砂之实。

  2018年初,鲁山县在沙河、荡泽河实施了清障疏浚工程,但该工程未按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砂石拍卖代替工程招投标,中标企业不具备河道疏浚相应施工资质,不按设计要求施工,越层越界采挖砂石,工程组织管理无序,施工现场混乱不堪,其本质是借疏浚之名行非法采砂之实。

  三、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督管理形同虛设。

  鲁山县在沙河、荡泽河实施的清障疏浚工程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属于禁采区。但是,两条河道长期存在无序非法采砂问题,没有落实《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在问题整改过程中,鲁山县发布了砂石采、运、售禁令,仍然发生夜间偷运砂石的恶性事件,反映当地主体责任不落实,有关河长及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监管严重不到位,日常管理缺位,现场管理形同虛设。

  四、政治站位不高,整改落实明显不到位。

  媒体曝光鲁山县非法采砂问题后,河南省委书记、省长都作了批示,分管副省长赴现场督促整改;省河长办、水利厅多次派出工作组并安排专人跟踪督导;平顶山市、鲁山县立即开展整改工作,“三清一平”(清除采砂机具、清除砂石堆料、清除弃渣弃料,平整河床)取得一定成效。从这次焦点访谈节目报道的问题看,有关地方虽然开展了整改工作,但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领导不力,监管责任不落实,制度笼子扎得不紧,追责问责不彻底,整改落实明显不到位。暴露出有关地方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站位不高,对非法采砂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河湖管理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意识不强,没有扛起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的重任。特别是部分监管人员、执法人员置身于党纪国法之外,置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不顾,抱着侥幸心态,既不履职尽责,还企图搪塞调查、隐瞒违法违规事实真相,甚至纵容非法采运砂业主继续从事违法活动,工作组离开现场非法活动即死灰复燃,这些人员可能存在与非法采运砂业主存在内外勾结、串通一气的嫌疑。据了解,河南省纪委工作组、平顶山市纪委监委已进驻鲁山县,启动问责程序。

  此外,今年以来,主流媒体还反映河南省多起河湖违法问题,比如信阳淮河干流罗山段非法采砂问题,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洛阳汝阳县水利部门凭空编造河道巡查记录、执法行政处罚案卷等材料,公然造假,性质恶劣。这些问题,河南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1114

水利部河长办主任、河湖司司长 祖雷鸣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河南鲁山县非法采砂问题
江苏淮安:洪泽湖上的坚守
湖北省水利公安部门联手严打长江非法采砂
安徽:非法采砂入刑首案宣判
为维护河湖防洪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水利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解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入刑司法解释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