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若箐 张佳鑫
“我很高兴自己能够担任河长,能够为河流管理与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宋家冲河市级河长,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贵阳市副市长魏定梅这样说起自己的“新身份”。
宋家冲河沿线有56个雨污水排放口及支流汇入口,长期以来,大量城乡生活污水和垃圾向河中排放、倾倒,水体遭到严重污染。
治污,刻不容缓!
“人工化的驳岸设计,耗时短,效果显著。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传统的生态方式效果和效益会更好。不过多地使用水泥,可以让人民接触到更自然的河道面貌。”作为河长,魏定梅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她认为,河长制虽然是集合社会各方力量治河管河的“人类行为”,但河流是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顺应自然,用绿色生态的力量做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应当是最优选择。
“绿色生态的力量”还被运用在宋家冲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前瞻性、生态性和可操作性是方案制定的重要考量标准。魏定梅说:“接下来,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宋家冲河畔打造出更多的人工湿地。通过湿地的自净功能,前端、末端的水质将会有很明显的区别。”沿岸一些湿地还可以为周围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让群众走近水、亲近水。“人在景中,景在水中,人水和谐,群众脸上的笑容是满满的幸福感。”说到这里,魏定梅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借助“绿色生态的力量”进行河道治污,贵阳市将同样的方式也运用到岸上进行截污。宋家冲河汇入的百花湖,是一级饮用水水源地,直接关系到贵阳市民的用水安全。被禁止排入河湖的居民生活污水,有什么处理的好方法呢?魏定梅在调研中看到,百花湖周边的一个村将污水集中,采用生物降解的方式进行净化、处理,设备也是以太阳能为能源。“整个过程节能又清洁,成本也不高。将来在宋家冲河周围我们也会采取这些绿色、生态的方法。”魏定梅感慨道,“看到污水变成比较清亮的水,感觉我们的工作能够给水环境做出贡献,心里特别高兴。”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有效举措。在颗颗河湖明珠岸边,还有很多像魏定梅一样的河湖守护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全力做好河长制各项工作,为“美丽中国”画上美妙的一笔!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