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的东太湖大堤 本站记者 缪宜江摄

如今的东太湖大堤 本站记者 缪宜江摄

1999年太湖防汛抢险 本站记者 缪宜江摄

太湖水位逼近历史最高,但无锡市民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本站记者 缪宜江摄

1999年太湖大水时,本站记者缪宜江在苏州吴江采访 江苏省水利摄影协会供图

16年后,记者缪宜江再次来到吴江采访 本站记者 席晶摄

1999年太湖大水时的苏州吴江区桃源镇 本站记者 缪宜江摄

7月16日苏州吴江区桃源镇百姓生活如常 本站记者 缪宜江摄

1991年太湖大水时的无锡市社会福利院 (江苏省水利摄影协会供图)

7月15日的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门前 本站记者 缪宜江摄
□本站采访组
太湖流域既是让人羡慕的“梦里水乡”,也是我国遭受暴雨、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999年7月,太湖地区遭遇流域特大洪水,全流域受灾人口近750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40亿元。当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今吴江区)桃源镇群众, 在街头用砖砌墙加农用塑料膜来抵御洪水入侵。
因“撤乡并镇”,昔日的桃源镇已搬迀合并,但幸好街道、房屋与当年变化不大,记者辗转找到此地。如今,当这一地区再次遭遇历史第二高洪水位时,1999年那时“滚滚洪流倾泻而下,太湖沿岸顿成泽国,车辆被洪水冲得摇摆不定,路人在齐腰深的水中艰难行进”的景象已不复存在,群众生活井然有序。
随行的吴江区水利局局长李建坤介绍,这得益于近年实施的“大包围”防洪体系。在老镇中心的齐心街人民桥旁,记者路遇今年72岁的金老伯,他热心地告诉我们,1999年洪水后,桃源河新增挡浪墙,防洪能力明显提升,百姓遇大水心不慌。
环太湖一周,记者用镜头记录下16年来经济社会尤其是水利发展给这里带来的变迁。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