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小水库安全应“养”在平时
 
分享到:
2018-08-23
 

  □周德宝  

  7月24日,台风“安比”过境,某地山区地带短时集中降雨超过200毫米,一座长期干涸的小(2)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因下游私设围坝雍水,导致溢洪道水位抬升泄洪困难,下游两个村庄的群众迅速转移。经当地政府与防汛责任人紧急调度,强制拆坝解除险情,相关责任人被问责追责。

  教育千遍不如亲眼所见,动员百遍不如问责一次。该地举一反三,对防汛隐患排查整改实行“回头看”,河库久拖未决的违建、树障、溢洪道加高等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迅速果断解决。群众全面认识到,一己私利可能导致全村家破人亡;干部深刻认识到,一时疏忽可能导致前途葬送。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地以此事件唤醒了全社会的防汛保安意识,警示作用更加凸显。

  小型水库是农田水利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多以“悬顶库”“串联库”形式存在,规模不大但作用大,蓄水不多但隐患多,布局分散,管理松散,被群众称为“水源的财富”,也称为“防汛的包袱”。这些小型水库多建于上世纪60年代,现行分级管理体制下,由镇级政府、村级集体实行属地管理,曾长期处于“县级管不到、镇级管不好、村级管不了”和“无钱修、无人管”的尴尬窘境。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小型水库安全,历经除险加固、管理体制改革和“三个责任人”设置等重大举措落实,小型水库建设管理已提升到新的水平,并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小型水库出险表现在一时,根子却在平时,管理层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依然不容乐观、不容忽视。探究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责任人”只当汛期“临时工”,组织缺位;村级管护责任转嫁承包经营者,责任错位;群众侵占小水库管理范围现象反弹,行为越位。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各级重视。

  “三个责任人”设置要与河长制湖长制结合。当前,一些地方的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与河长制湖长制脱节,管生态环境的不管防汛安全,管防汛安全的不管工程治理,管工程治理的不管后续管理,责任切割分散。同时,在行政负责人、包靠单位、技术负责人设置上随意调整,造成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摸不透,问题叠加积压。建议以河长制湖长制为统领,实行工程固定、人员固定、责任固定,建立从工程安全、防汛安全到水源安全、生态安全的一条龙责任体系。

  防范小型水库管理乱象反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后,人员、经费、机制三落实,建立起新秩序。但受多种因素制约,村干部担任管理人员在位不在岗、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在岗不在状态、工程维修偷工减料不及时、水库周边群众复发的侵占行为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小水库管理,机制是保障,落实是根本,巩固成果应注重日常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实不能靠一阵风、活动式的突击,责任落实不能当汛期常客、平时稀客。

  建立小型水库联网联动管理制度。小型水库普遍具有悬顶、连环特点,多为开敞式溢洪,一处出险,连锁一片。落实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不能就工程论工程,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行政、技术、社会力量,实行山水一体、库河一体、库库一体、上下游一体,变“独奏”为“合奏”。小型水库密集区域,应加强水库群联网建设,提升水源联供联调分洪能力。同时,以上下游为主线,建立交叉巡查、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制度,层层规避风险,以局部安全、全过程安全赢得区域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8年8月23日

  

周德宝
见习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水利部召开水库安全管理工作会议
水利部公布2023年全国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
不折不扣落实水库移民工作任务
黄委济南勘测局推进山东中小型水库库容测量
漳河水库枢纽灌溉解旱情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