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莹 特约记者 周明
这里不是暴雨和洪水的一线,也不是水库和堤防的现场,但在长江流域防汛抗洪的体系中,这里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里被称作长江流域防汛工作的参谋部,是流域水雨情的千里眼、水库调度的大后方。这里,就是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
7月21日,记者实地探访预报中心,感受水文预报员们的24小时。
有一种责任叫分秒必争
早上7点30分,作为今天降雨预报的主班,预报员訾丽早早来到气象分析室。
虽然近期长江流域降雨趋势有所好转,但她仍旧不太放心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了办公室。
在电脑上,訾丽首先仔细查看了头一天的实况降雨,然后是中央气象台、欧洲中心等降雨预报信息,以及预报中心结合自主研发、引进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数据。8点30分,她形成了自已对近三天长江流域降雨形势的初步分析。
10分钟后,随着高空、地面等气象探测资料的逐步收到,结合实时卫星和雷达监测数据,紧张的降雨预报集中分析会商开始。
半个小时转瞬即逝。9点钟,訾丽和气象室的同事们拿出了降雨短期预报结果;9点30分,长江流域26个分区的7天中期降雨预报完成。
“今天,降雨天气形势比较明朗,预报员们的意见都比较一致。”訾丽说,“遇到汛情复杂时,我们曾经做过50多个分区的降雨预报,因为要求同样的时间内完成这些分区的预报成果,早上的时间特别宝贵,分秒必争。”
“每次完成预报后,都会有忐忑和不安,担心预报不准。”訾丽认真地说着,“因为降雨预报是接下来水情预报的重要依据。”
长江防总启动防汛Ⅲ级响应期间,作为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预报中心副主任杨文发每一天都要对降雨预报审核签发。
杨文发说:“降雨预报想要做得百分百准确,是非常难的,尤其是中期或长期预报,更需要的是预报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在气象预报员第一年实习结束后,我们一般会安排他们跟着有经验的预报员参与值班,在实战中不断历练和积累经验。”
正是靠着主动给自己压担子,靠着想成为一名优秀预报员的责任感,像訾丽这样的年轻预报员逐步成长,并开始担当大任。
对于近年来降雨预报的变化,杨文发说:“预报中心大大丰富了气象信息源,大力推进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引进或接收处理多种国内外气象模式,防汛短中期降雨预报准确率越来越高。”
据了解,目前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可以实现空间分辨率在1公里、时间分辨率1个小时的精细化定点、定量、定时降雨预报;引进开发的面向长江流域的区域性气候模型,可以实现未来1-3月的长期降雨预测,并已经开始试验性预报评估和总结分析。
有一种追求叫精细预报
早上8点,水情室的预报员们也已全部就位。
和降雨预报不同,每个水情预报员都有各自负责的区域。大家迅速查看了头一天晚上降雨的中心位置,尤其是各自负责区域的江河水文站、水库站的水情、工情等降雨实况。
“在降雨预报出来前,我们收集分析这些资料,一方面对比预报与实况的差别,及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提醒相关单位;同时可以掌握当前汛情的焦点和热点,作为水情预报分析的重点,提高预报精度。”水情室主任冯宝飞说。
还不到9点钟,水文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程海云已经来到预报作业室,详细了解头一天的实况,并与预报员们一起讨论未来水雨情变化和调度方案。
程海云是预报员出身,谈到过去和现在水情预报的变化,他感触颇深。
“曾经要花2个多小时来收集流域各地的水雨情,现在20分钟以内,就可以收集流域内近8000个站点的水雨情信息,并且数据的准确率还大大提高。”程海云说,“现在,我们的分析方法、分析手段更完善,对流域暴雨洪水预报的科研成果更丰富,预报范围也从寸滩以下发展为覆盖全流域,长江水文预报的技术实力实现了大的跨越。”
9点30分,短中期降雨预报确定后,水情预报员结合未来可能的降雨情况,作流域的水情预报;结合重点干支流水库的蓄泄情况、中下游的水位等,实时与长江防总办互动,做出水库调度方案的分析计算。
滴答,滴答……时间在一秒一秒的划过。预报作业室里,预报员们凝神聚气分析会商,同时,内心也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这里的每一个预报数据,都将关系着防汛一线的调度,不容许有着闪失。
由于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超警戒,为缓解中下游堤防防守压力,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成为了这几天会商讨论的重点。
上午10点,水情预报结果初步拟定。今天水情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峡水库未来三天的入库流量、库水位,中下游干流水位涨势以及“四水五湖”来水情况。预报员们围坐在圆桌前,介绍了各自的预报依据,并和水文上游局、三峡梯调及其他水文部门的预测进行会商分析,以加强水情预测的合理性。
10点25分,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在和三峡梯调的沟通中,预报员发现,未来三天三峡水库的入库流量,预报双方存在分歧。入库流量的数据和三峡水库的调度决策密切相关,容不得半点差池。
预报员们马上开始查找原因,重新分析计算。此时离长江防总办组织的长江防汛会商仅有半个小时。
绘图、计算、分析、校核……10点40分,三峡水库的入库流量及不同出库方案对应中下游干流的水位预报终于得到确认。预报中心主任周新春、总工程师闵要武迅速开始审核当天的《长江流域综合水雨情分析》报告,这是会商的重要数据基础;同时不停叮嘱预报人员,在今天长江防汛会商时需要重点汇报的内容。
预报员们深知,每一个天气因素的影响,每一个水文站点的水位流量都会是长江防总会商讨论关注的重点。而长江防总会商中的每一个信息,都与下一步流域防洪调度息息相关。
截至7月25日,长江委水文局已发布《长江流域短期降雨预报》128期、《长江流域中期降雨预报》62期、《长江流域延伸期降雨预报》46期、《长江干支流主要控制站洪水预报》116期、《长江流域水雨情综合分析》66期。正是这样的精细预报分析,为长江防总及时提供了准确的水雨情预测预报信息,有力支撑起长江防汛调度的决策。
有一种能量叫并肩作战
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之所以被称为长江流域防汛的“参谋部”,是因为这里汇聚了全流域最新、最全的水文资料,可以实时跟踪降雨、流量、水位等关键数据,并对雨情、水情的发展做出研判
“我们预报常说要及时和准确,就是要在洪水来之前,能推测出洪水来时的水文数据,给长江防总提供决策依据,一方面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另一方面提醒流域各地防汛部门让群众及时转移避险。”在总结分析上午的预报成果时,周新春向记者说。
当天上午的长江防汛会商,持续了90多分钟,会商的重点仍旧是围绕三峡水库的调度。会商中要求,水文情报预报中心要围绕调度目标,做出多个调度预案。
根据新的要求,一吃过午饭,会商室的每一位预报员又马上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30分,周新春和预报员们终于走出了分析室。
依据调度的时间、水库水位的涨幅速度、对中下游的影响等不同调度方案的边界条件,他们做出了8种三峡水库调度预案的预测分析。
周新春要求预报员,要准确把握每个方案的细微差异,在晚上同国家防总的会商中,对比不同方案的应用效果,为精细化调度决策提供支撑。
水文预报成果是长江防汛决策的重要依据,而成果的形成离不开预报员多年预报工作经验的积累,也依靠预报分析平台的搭建。
今年,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充分运用自主研发的长江防洪预报调度系统,坚持采用现代新技术与预报员的经验分析相结合,水文与气象、短中长期预报相结合,对长江1号和2号洪峰都及时做出了准确预报。
以三峡水库为龙头的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在迎战今年的流域强降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文预报正是联合调度的有力支撑。
近两年来,预报中心的预报员细致分析实施联合调度的21座水库的降雨、水位、流量等基础信息,持续研究联合调度对洪水产汇流规律的影响,成功搭建了长江上游水库群共享平台,为联合调度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预报中心,除了水雨情的预测分析,还有一个信息保障部门——情报室,拥有着十分完备的水文数据库。他们承担着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对外发布,是预报中心的信息保障部门。
自7月1日至今,情报室已面向国家防总、流域各级防汛业务部门发布各类水雨情短信信息16000余条,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平时多磨刀练兵,关键时刻才能战斗。”周新春说,“预报中心就是一个系统,一部机器,每个人就是上面的一颗螺丝钉,每个人的职责不可或缺。每次的预报成果都是预报员协同合作、集体智慧的结晶。”
有一种担当叫舍我其谁
夜幕降临,7点不到,訾丽再次走进气象会商作业室,今晚轮到她值班。
8点40分,北半球东亚地区晚上的风场、环流、温度、湿度等高空探测资料已经收集齐全。訾丽需要根据这些最新实况气象资料,核对上午的预报思路,看看是否有偏差。
水情室的预报员也忙碌了起来。晚上8点,作为一天中水文数据收集的重要节点,流域各站点的数据不断汇总到会商室的电脑里,超警戒、超保证的水文站点在电脑中不停闪烁。预报员们抓紧时间,核对各自负责区域的水文信息并对未来做出初步预报分析。
从4月起,水文预报中心开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时动态跟踪流域的水雨情。在这里,水情就是命令。没有冲锋的号角声,每个预报员却都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状态。
“我们都有着这样的职业敏感性,只要看到自己负责的区域水雨情发生变化,不需要通知,都会主动到办公室来分析计算。”冯宝飞说。
作为曾经的水文预报员,程海云深知预报员的压力。他说:“一般在做完预报后,心里总会挂念自己的预报准不准,是睡不好觉的。汛情紧张时,预报员们甚至是半夜到会商室讨论。”
7月5日,武汉一夜暴雨,城区多处被淹。6日上午8点,预报中心预报员竟然全员到齐。“有的预报员早上6点就出了门,乘坐公共交通加淌水步行赶过来。”周新春说,“这就是预报员的职业素养,无论出现何种状态,在防汛的关键时期,都要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在预报中心,多年来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防汛期间,一律不休公休假,24小时手机开机。进入主汛期,预报员能在周末或节假日休息,更是成为一种奢侈。“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冯宝飞说道。
预报中心的会商室里,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奖牌摆放在一侧,全国水文预报技术竞赛单项奖、综合奖的奖杯排列在一边,这是长江水文预报至高无上的荣誉,浸润着每一位预报员的心血与汗水,也激励着大家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去面对每一场与洪水的较量。
这里看不到炎炎烈日,这里望不见滔滔洪水,但他们却用科学的预报与天气抢时间,与洪水做搏斗。他们肩负的责任和压力,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为了及时收集流域水文数据,为了准确做出水文预报,为了更好地提供防汛决策的科学依据,水文预报员们夜以继日坚守在这神圣的岗位上。他们,是长江防汛抗洪的真正幕后英雄!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