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6月18日讯 (通讯员 刘茂林)水库安全度汛一直是防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度汛过程中,各地在强化水库安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长效机制,保障出险水库化危为安,减少了灾害损失。近年来,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各地一批接一批的水库得到除险加固,“康复”上岗。汛期当前,即使水库已经除险加固,其安全度汛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笔者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五方面:
一是严格实行“一库一策”。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逐一制定水库度汛应急处置方案,以铁的纪律强化汛前准备、队伍组织、物资储备、防洪调度、应急抢险、人员转移等的落实到位,然后通过水库抢险桌面推演的方式,让防汛抢险人员尽快熟悉方案,使其转化为抢险实战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调得出、顶得上、抢得住、守得牢。
二是建立健全水库监测体系。实践证明,坚持并落实水库安全管理报汛员制度,是保证水库安全度汛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办法,主动为每座小型水库聘请1名以上安全管理报汛员,专门负责水库日常管理工作,尤其在强降雨、高水位以及水库出险时,有人盯守,有人报汛,有人巡查,有人排险,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同时大力开展水库水雨情监测系统建设,实时监测水库运行,牢牢掌握防汛主动权。
三是实施水库降等运行。目前,由于大多数新除险加固的水库没有经过大洪水考验,水库御洪能力到底多大,大家心里都没有数。为此,在水库运行上,可以采取降等运行,即已竣工验收但未经过洪水考验的,汛限水位降低0.5米以上;已完工但未竣工验收的,不得正常蓄水,汛限水位应低于溢洪道底板高程至少0.5米以上;在建水库主体工程未完工的,或带病运行的,一律空库运行。对不服从统一调度指挥的,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严禁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
四是落实水库养护资金。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合理测算水库维修养护经费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建立水库维修养护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投入,定期检修泄洪设施、启闭机械和备用电源等关键设施设备,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处置,决不允许水库带险入汛,确保水库安全平稳运行。
五是坚持提前转移制度。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厌烦情绪,根据水情雨情变化和水库险情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判断,果断施策,一旦出现灾情,迅速发布预警,提前转移灾区群众,宁可十转九空,也不可一次失防,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