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石水库

东溪镇翠屏村山平塘
□本报特约记者 杜小林
“有自来水真好!不但解决了我们的吃水难题,还使‘望天田’变成了‘保水田’。”近日,重庆市忠县白石镇明星村村民王万林满脸喜悦。
“靠天吃水、靠天用水”曾是忠县城乡市民用水的真实写照。如今,穿梭在全县各地,满眼都是城乡市民摆脱缺水羁绊享受甘泉滋润的笑脸,满耳都是农民群众感激政府的肺腑之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近年来,忠县立足县情,攻坚克难,倾情挥写“水文章”,凝心聚力保民生,兑现了对群众“兴水惠民”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全县群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用水期盼。
建水库:让居民有安全水喝
5月22日,在青山绿树环抱的金鸡水库,工人在紧张施工。
金鸡水库工程位于金鸡镇甘井河西支的柴家沟上游,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场镇供水、灌区农村饮水及场镇防洪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利工程。该工程总投资3.39亿余元,总库容1100万立方米,去年9月开工,总工期32个月。工程由大坝枢纽、借(引)水工程和灌区工程等三部分组成。工程建成后,将解决金鸡、马灌、三汇3个镇3.97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和3.3万场镇居民、23.1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在金鸡水库建设之前,历时10年修建的白石水库已于2011年11月完工。工程总投资4.1亿元、总库容为4166万立方米的白石水库,是忠州城区、白石镇等地30万人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堪称30万忠州人的“大水缸”。
除了白石水库、金鸡水库两座水库外,2014年10月,忠县还启动了黄钦水库扩建工程。 黄钦水库总库容1102万立方米,总投资1.6亿元,是一座承担着双桂镇、新立镇、拔山镇、花桥镇、永丰镇、马灌镇等6个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水产养殖等功能的综合性水库。水库建成后,可解决6个镇9.52万亩的灌溉问题和8.62万城镇居民、5.84万农村居民的用水难题。
整治山平塘:村民庄稼不再渴
“山平塘整治加固后,村民再也不担心干旱缺水,今年的水稻收成有保障了。”近日,重庆市忠县双桂镇仁和村一组村民陈桂权,谈及山平塘整治带来的好处,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因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较为匮乏,工程性、资源性、水源性缺水矛盾突出。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靠降水拦蓄来解决缺水问题。
山平塘作为忠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在整个水利设施中有着重要作用。忠县原有的山平塘大多年久失修,有的漏水严重,无法蓄水;有的淤积堵塞,蓄容量小;有的供排水设施损毁,无法正常供水,严重影响功能发挥。一遇旱灾,老百姓饮水极为困难,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过去,陈桂权家及周边群众,庄稼农田靠天灌,歉收绝收很常见,牲畜也不敢多养,整个生产生活用水都得反复利用。遇上村里哪家要办红白喜事,亲戚邻居送烟送酒送礼品,都不觉得稀缺,唯有送水挑水,显得弥足珍贵。
“全村共有15口山平塘,去年5月开始,全部实施了整治加固。如今,仁和村山平塘整治好了,水塘里的水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农田灌溉,稳定了当地粮食生产,养殖业蓬勃发展。”双桂镇仁和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兵介绍。
目前,忠县已完成山平塘整治4063口,新增、恢复蓄水量1626万立方米,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有效解决了13.9万农村人口的抗旱水源问题。
“山平塘整治对解决我县分散户及旱区的缺水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县水务局负责人说,“在山平塘管理方面,我们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民用水组织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山平塘长效作用,确保群众长期受益得实惠。”
红层找水:干旱重灾区居民饮甘泉
“托政府的福,帮我们找来这甘甜的地下水,结束了这里祖祖辈辈缺水的历史。”5月23日,重庆市忠县永丰镇凌云村四组65岁村民袁明烈,喝着从自家后院近40米深“红层”抽上来的地下水喜极而泣。
“机井就打在院坝里头,用水方便又省力,水质很好,喝起来还清冽甘甜。”袁明烈说,只需轻轻合上电闸,清泉瞬间就会从机井里喷涌而出。
袁明烈居住在大山的脊梁上,村内没有河流和水库。因地处喀斯特地貌,山上都是蓄不住水的“石谷子”土质,因此,只要连晴三天,村民自己挖的水井就干涸了。每到旱季,村民们只得挑着水桶,下山四处去找水。
“红层地区,往往是干旱的重灾区。”忠县国土房管局防灾减灾科科长吴绍平介绍,“‘红层’是指以侏罗系、白垩系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沉积岩,因其颜色呈褐红色或棕红色而得名。这种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差,地下水资源贫乏。‘红层找水’ 就是通过农村庭院式打井取水,找寻红层地区的地下水,以解决集中供水无法解决的缺水地区农村分散农户的饮水困难。”
从2013年开始,忠县对缺水严重的10个乡镇开展了水文地质大调查,测定了每户农户红层找水的井位范围。之后还对打井水质进行了物理、化学指标分析,确保每个机井的水量及水质。目前,忠县已实施红层找水打井工程3529口,解决了1.7万余人的饮水困难。今年5月,忠县又实施红层找水工程3000口,将解决拔山、新立、黄金、汝溪、金声、官坝、任家等乡镇1.3万余人的饮水困难。
“过去每年不干旱都缺水,今年干旱也不缺水。”说起现在用水的变化,袁明烈感触很深。过去,每年从干旱开始,他家就要缺水四五个月,这期间只能到处找水。在袁明烈家的房屋侧边,有个小水凼,上面漂浮着一些杂草,水色泛黄。袁明烈指着这个小水凼说,过去用的就是这里的水。这里水质不好,水量也很少。每年都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到处找水。
袁明烈家里这口新的机井是去年9月县国土房管局请来施工队打好的,才花了3天时间。“打井的钱,不需要我们出一分,井打好后,自己只需花几百元钱购买水泵、水管和电源线,就能喝到干净的水。此后,技术人员还为井加上水泥盖,并对水的卫生指标进行了检测。与以往易被污染的地表水相比,这些红层地下水水量更稳定,口感更甘甜。”袁明烈颇有感慨地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