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解渴中原——河南全力抵御当前严重干旱

2014-08-05

  □本报记者 张佳丽 董一鸣

  天无降水,土地焦渴。当下,农业和人口大省河南正遭遇63年来的最严重干旱。 

  河南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积极动员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全力兴建各类抗旱应急工程,充分发挥一切可用水利设施功能,千方百计增加水源供应,赢得了保供水、保秋收的先机。 

  经过多方努力,截至7月31日,全省已累计灌溉农田7109万亩次,解决饮水困难79万人次。 

  供水保秋收两手紧抓 

  旱魃肆虐,自当勇猛出击。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做出批示,要求各地在保证群众饮水的前提下,有水源的地方要保证灌溉。省防指也多次下发关于做好抗旱保秋收、保饮水的通知。 

  干旱困局之中,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水资源调配的强大力量。黄河防总联合调度小浪底和西霞院水利枢纽,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由300立方米每秒加大到600立方米每秒, 6—7月共输送黄河水8.65亿立方米,灌溉和补源面积达到1200万亩次,抗旱成效显著。 

  水源短缺,警报连连。面对水源有限的不利因素,河南坚持 “快”字当头,不断开源节流,加快建设城市重大供水调水工程和农村应急饮水工程,优先确保群众饮水。 

  郑州市启动尖岗水库备用水源,通过提前“上岗”的刘湾水库每天为城区居民供水5万立方米。旱情最为严重的平顶山市,从昭平台水库引水2000万立方米入白龟山水库,缓解市区生活和生产用水困难,沙河沿岸打井、洗井和从燕山水库调水等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开封、许昌、荥阳等地纷纷启动备用水源。在饮水困难的山丘地区,水利部门派出技术人员为群众找水、打井、拉水、送水,旱区群众基本饮水无虞。

  8月1日中午时分,一辆送水车准时停在栾川县合峪镇小学门口。没过几分钟,就有三三两两的群众拿着水桶来接水。居民靳坤召说:“自来水停止供应之后,每天都有应急供水车定时定点送水。” 

  常言道: “涝了剩一半,旱了不见面”。当前正值粮食生长关键期,抗旱事关粮食安全大局。7月29日,河南省财政下达中央和省级特大抗旱补助费9000万元,用于兴建抗旱应急工程、提水、送水等费用补助。此外,还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补助引黄灌溉水费。 

  面对严峻的旱情,河南在引黄灌区加大引黄力度,提高引黄灌溉能力,通过抽、引、提、调等措施,把水送到了农民地头。井灌区抢打机井,及时淘井、洗井,修复、疏通灌溉渠道,为群众灌溉提供水源保证。 

  “我们已经建了600多处应急水源工程,并购置了3万米输水管道,延伸输水距离,平原高产区秋作物两个月来已经浇了三四遍,保证收成基本没问题。”禹州市防办主任孟自强说。 

  引来“救命水”,秋粮有保障。目前,焦灼的河南大地已经有7000余万亩农田重新焕发了生机。

  服务抗旱全面发力 

  8月1日,烈日炎炎,在禹州市长庄乡观岩村的陡坡上,十几名村民正冒着高温挖沟。村支书于来池告诉记者,原来提供全村饮用水的海眼泉已经抽不上水,前段时间水利部门帮村里找到了新泉眼,还补贴了3万元用于购置水泵和输水管道。“政府出钱,我们出力,用不了几天就能有水喝了。”他高兴地说。

  大旱面前,河南各级干部群众团结作战,协同发力,汇聚成阻挡旱魃的强大“火力网”。特别是各级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身先士卒,成为抗旱工作的中坚力量。 

  河南省防指密切关注旱情,加强会商,科学调度,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决策参谋。省水利厅由9名厅级领导干部带队,抽调多名处级干部组成工作组,指导旱区抗旱工作,并增派4个技术指导组到重点受旱地区指导找水、引水、节水。 

  水文“尖兵”也大显身手,积极开展水文测报,为各级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提供雨情、水情、墒情、地下水等重要数据,充分展示了水文部门的“参谋”和“耳目”作用。

  旱区80多支县级抗旱服务队主动出击。无论白天黑夜,不管骄阳似火,他们始终活跃在抗旱一线,充分发挥物资技术优势,为群众排忧解难,被群众称为“大救星”。

  地方各级水利部门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积极落实抗旱措施,深入基层摸清用水情况,及时将上级下达的抗旱资金分解落实到位。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农业、电力、国土资源等部门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支援抗旱工作。目前,河南已形成各级政府齐抓共管、多部门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水利设施作用彰显 

  水库放水,河道引水,泵站提水,机井抽水,灌区配水……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不断夯实的水利基础设施在步步紧逼的旱情面前持续发力。 

  在许昌县陈曹乡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内,建成不久的节水灌溉设施 “大显身手”:一台台中心支轴式大型喷灌机缓缓移动,上百米长的悬臂下一个个喷头均匀地喷出晶莹的水花,洒落在干旱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玉米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从去年6月开始建设的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许昌市谋划的三个重大水利项目之一,集固定式、半固定式、绞盘式喷灌,地埋式自动伸缩、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智能化喷灌等多种节水灌溉形式于一体,涉及许昌县、长葛市的11个乡镇。当其他地区都在为灌溉发愁的时候,用上节水设施的项目区受益群众则对今年的收成信心不减。 

  引黄河灌区疏浚沟、河、渠,建设移动泵站,延伸河库灌区,疏浚灌溉渠道,维修涵闸,平原井灌区打配机电井、小口机电井、傍河坑井,维修旧井,丘陵岗区用好 “五小”工程……一套有力的“组合拳”,为河南保障今年的秋粮生产增加了底气。 

  据了解,由于缺乏有效降水,目前河南旱情仍在蔓延。全省大中型水库仅能维持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特别是随着水源不断减少,临时性饮水困难人数急剧增加。接下来,河南抗旱力度将继续“加码”。 

  “我们将加强旱情监测,强化保城市供水安全、保秋粮丰收的各项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同时,严密监视汛情,防止旱涝急转。”河南省防办新闻发言人、副主任杨汴通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8月5日

张佳丽 董一鸣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河南焦作市:实施六大行动 奋力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奋斗映照“赶考”路 聚力前行创新高
袁湾水库施工正酣
河南台前黄河河务局积极应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河南封丘河务局:绷紧退水期安全“弦”
河南范县河务局加强退水期工程防守
河南荥阳河务局:“三铁三零”筑牢防汛责任
河南武陟县水利局 修水井 解民忧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c12d8b9ae35ee4dcd1f220b1bf83e2b.jpg
65b70a7a9ed7900fac07d1adea54739.jpg
微信图片_20230402095113.jpg
微信图片_20230305101604.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