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

2010-12-07

会场

水利部部长陈雷发表重要讲话

甘肃省委副书记鹿心社致辞

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主持会议

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出席会议

水利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陈小江出席会议

国务院应急办副主任王守兴出席会议

黄委主任李国英出席会议

国家防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作工作报告

 

 陈雷在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强调 
全面做好“十二五”防汛抗旱工作
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鹿心社致辞   刘宁主持并作会议总结

     中国水利网站12月7日讯(记者 杨飞  王健康  汪栋) 在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之际,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12月7-8日在甘肃兰州召开。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全面做好“十二五”防汛抗旱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保障。甘肃省委副书记鹿心社致辞。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水利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陈小江,国务院应急办副主任王守兴,黄委主任李国英等出席会议。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作2010年防汛抗旱工作报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陈雷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对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回良玉副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特别是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狠抓落实,努力开创防汛抗旱工作的新局面。陈雷代表国家防总、水利部向受到表彰的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常年奋战在防汛抗旱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

    陈雷充分肯定了2010年防汛抗旱工作。2010年,我国各大江河和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均发生不同量级的洪水,大量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舟曲等西部地区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特别严重,沿海地区遭受强台风袭击,西南等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

    陈雷分析了2010年汛情旱情灾情六个主要特点:一是降雨过程多,雨量大。二是洪水量级大,水位高。三是洪灾范围广,损失重。四是山洪灾害多,伤亡大。五是台风登陆晚,比例高。六是干旱持续久,灾害重。他指出,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国家防总超前部署、科学应对,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精心组织、正确指挥,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确保了大江大河干堤和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和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了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为实现粮食连续7年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六个方面:第一,领导重视,强化指挥。第二,提前部署,精心组织。第三,加强监测,科学调度。第四,及时响应,有效防御。第五,以人为本,强化转移。第六,团结协作,合力抗灾。

    陈雷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时期防汛抗旱工作。“十一五”时期,我国气候异常,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灾情之重历史罕见,救灾难度前所未有。2006年川渝百年不遇大旱、2006年“桑美”和“碧利斯”台风灾害、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水、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导致的堰塞湖等重大次生灾害、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旱以及长江中下游两湖地区的供水危机、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都给防汛抗旱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全面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防汛抗旱工作新思路,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取得了重大胜利,经受了严峻考验,创造了成功经验。第一,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的防汛抗旱指导思想更加明确。第二,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防汛抗旱工作原则更加落实。第三,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防汛抗旱工程设施渐趋完善。第四,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汛抗旱应急能力逐步提高。第五,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日臻完善。第六,人员队伍、资金物资等防汛抗旱保障工作及时有力。

    陈雷指出,虽然近年来防汛抗旱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防汛抗旱水平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防汛抗旱工程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仍不相适应。二是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与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要求仍不相适应。三是防汛抗旱传统模式与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四是防汛抗旱保障能力与社会化防灾减灾的要求仍不相适应。五是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六是防汛抗旱技术水平与防灾减灾科技进步的要求仍不相适应。

    陈雷强调,要准确把握“十二五”防汛抗旱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是强化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洪涝干旱灾害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规律、人水和谐,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群防群控,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本治标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加快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小型水库安全,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十二五”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完成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基本完成小型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基本建立覆盖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综合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因灾死亡人数大幅度降低,洪涝灾害损失进一步减少;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抗旱减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基本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年均旱灾损失率由现状多年平均的1.5%下降至1.1%;基本完成全国主要江河洪水风险图,基本建立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继续加强防汛抗旱专业和群众队伍建设,全面加强防汛抗旱社会管理,不断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

    陈雷强调,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进一步完善工程防御体系。第二,进一步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第三,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能力。第四,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第五,进一步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第六,进一步推动社会公众参与。

    陈雷对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实施水利“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对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省、各流域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加大力度,落实措施,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地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第一,切实抓好当前防凌汛工作。第二,切实抓好江河防洪工作。第三,切实抓好水库防洪工作。第四,切实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第五,切实抓好台风防御工作。第六,切实抓好城市防洪工作。第七,切实抓好抗旱减灾工作。第八,切实抓好责任制度落实。

    刘宁在总结讲话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是要明确任务。二是要理清思路。三是要提高认识。四是要抓好落实。

刘宁强调,陈雷部长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要点,各地要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十二五”防汛抗旱各项工作,重点把握好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以科学发展作为工作总要求。二是以减少损失衡量工作成效。三是以水利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四是以科学调度强化工作手段。五是以超前部署抢占工作先机。六是以预案体系完善工作保障。七是以能力建设创新工作推手。八是以信息宣传谋求公众支持。

    刘宁强调,2011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各省、各流域机构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按照陈雷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的部署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刘宁还对当前防凌和冬春抗旱、明年防汛准备、山洪灾害防御、抗旱减灾、抗旱基础研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等工作作了详细部署。强调各省、各流域机构在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上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实落实责任。二是推进防汛抗旱督察制度。三是修订完善预案。四是提高预测预报水平。五是推进防办能力建设。六是强化抢险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七是加强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八是做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另外,要加快开展全国水旱灾害风险区划,完善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洪水干旱保险制度,努力减少和化解水旱灾害风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流域机构、各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及防办负责人,水利部机关各司局、在京直属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2月7日

作者:王健康 杨飞
SRC-54


  相关新闻:
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淮委召开防汛抗旱工作座谈会
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名单
快讯: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
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
陈雷主持召开会商会部署近期防汛抗旱工作
海委部署后汛期防汛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