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干旱情况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广西不少地方开始想着法子向老天催雨。截至2月18日,我区共组织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6架次,作业飞行近19个小时;实施火箭人工增雨作业11次,发射火箭弹23枚,有182个县次受益,受益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
为缓解旱情并有效降低高火险等级,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积极谋划催雨,各级人工影响天气机构也做好作业装备、弹药、人员等各项准备,只等着老天出现好的时机。
2月16~18日,弱冷空气南下和低空暖湿气流共同影响,给人工增雨作业带来了难得的机会。气象、驻桂空军、民航等部门密切配合,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3835”机组组织实施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3架次,在南宁、河池、柳州、来宾、贵港、钦州、罗城、平果、上思、宾阳等地上空作业飞行近8个小时。
与此同时,南宁、贵港、防城港、桂林4个市的9个县组织开展火箭人工增雨作业9次,发射火箭弹19枚。
据介绍,在飞机增雨作业过程中,空军南宁指挥所航管科、空军某部航管室、民航广西空管分局航务部积极配合,为增雨飞机让出飞行航路。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3835”机组和登机作业人员克服飞行颠簸和高空缺氧等诸多困难,连续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这次人工增雨过程效果显著。据全区自动站雨量统计,截至2月19日上午8时,全区过程雨量达50~99.9毫米的有两个站,25~49.5毫米的有3个站,10~24.5毫米的有15个站,0~9.9毫米的有528个站,对缓解全区旱情,促进春耕春种,尤其是对甘蔗、玉米和冬种作物的生长以及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09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