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一场因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动荡席卷全球,世界经济的航船在高速行驶了半个多世纪后遇到前所未有的风浪。中国受到严重影响。中央为应对冲击,果断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政策措施,决定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投资1000亿元,其中水利建设投资200亿元。
水利建设投资占整个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投资的1/5,这充分体现水利建设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水利承担着重大责任。在2009年一季度内要保质保量完成这项巨额投资建设任务,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是对水利部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建设能力的一次严峻挑战与考验。
重任面前,当代水利人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严谨、务实、高效的作风,科学组织,周密实施,争分夺秒,真抓实干,又好又快推进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水利投资建设任务,为确保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彰显了水利人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彰显了水利建设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和潜力。
水利部迅速落实中央决策,加强组织,科学部署,狠抓落实,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在全国水利系统迅速掀起加快水利建设、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热潮
“各级水利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充分认清肩负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责任,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新增水利投资项目尽快启动,顺利实施,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跟进,全程参与,确保新增水利投资项目如期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中央政策出台甫始,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水利部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动员视频会上,向水利系统发出了全面落实中央决策的动员令。
一次次紧急会议部署,一项项强有力应对举措,水利部以最快的速度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新增水利投资项目如期完成的各项措施落实下去。
2008年11月10日,水利部召开会议,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会议精神,部署水利部贯彻落实的措施,提出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密切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
然而,在2009年第一季度完成新增200亿元水利建设投资,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困难重重,挑战艰巨。从项目前期工作、招标投标,到工程实施,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一个不能少,客观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第四季度到次年第一季度正处于严冬时节,一些地区工程无法施工,一些地区也要克服严寒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地方配套资金需要筹措过程,能否及时到位也将影响政策的落实进度;加强工程实施的监管,确保实现“四个安全”,面临的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此外,各地区、各部门、各环节的统筹协调也是一项庞杂而系统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一道道障碍横亘在面前,给水利系统的组织执行能力带来巨大考验和挑战。
压力与挑战面前,水利人迎难而上,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艰巨的任务需要超常规的应对措施,突破口选在了前期工作上。2008年11月11日,水利部在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会议精神后的第二天,便召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落实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水利投资建设任务,提出保续建、保收尾、保重点的项目安排原则,要求“快、重、准、实”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完成新增中央水利投资建设任务的紧急通知》。
2008年12月2日,水利部召开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动员视频会,陈雷要求水利系统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思想认识要到位,组织领导要到位,责任落实要到位,工作措施要到位,协调配合要到位,监督检查要到位,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水利部组建了由部长陈雷担任组长、副部长矫勇担任副组长的水利部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并与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领导密切沟通,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高位协调、强力领导、全面统筹、周密部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陈雷要求要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工作措施,强化组织协调,强化监督管理,以严谨、务实、高效的作风,抓好落实。
水利部相关司局全体动员,明确职责和分工。规计司、建管司、农水司、安监司、监察局等司局制定专项措施,强力推进,并建立了新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落实情况周报制度,形成了沟通顺畅、衔接严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强有力的领导,高效的协调组织,水利系统在水利部党组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攻坚战役。
为不断督促各地新增中央水利投资建设的落实情况,2008年12月下旬,水利部先后向新增中央水利投资建设任务较重的10个省、自治区派出检查组,同时还向相关8个省派出了前期工作专项稽察组进行指导和检查。
在水利部的大力组织推动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制定方案,全面落实责任,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了新增水利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任务之所以称其为艰巨,是因为要不断克服种种困难,跨越层层阻碍。虽然各项工作在加紧推进,但部分工作与预期目标仍有差距。到2009年2月初,新增中央水利投资完成率只有41.5%,有一半的省、自治区低于40%。
在困难面前,必胜的信心至关重要;形势尽管严峻,但任务决不打折扣!2009年2月6日,水利部召开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水利投资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座谈会,通报建设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陈雷强调,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切实加强建设管理,切实加强指导督察,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对有关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检查、再督导、再落实,务必确保按期高质量地完成新增水利投资建设任务。
2月中旬,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水利投资建设再次提速,各项工作像一列奔驰的列车,高速前行。针对各地在工程进度、地方资金配套、工程质量、工程管理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情况,2009年2月18日,水利部再度组织19个检查督导组,对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水利投资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督导,检查地区新增中央水利投资规模占全部新增中央水利投资的近90%。
3月16日,在“百日攻坚”进入倒计时之际,水利部召开加快完成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水利投资建设任务视频会,要求各地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再检查、再部署、再落实,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深入的工作,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扎实工作,不辱使命,确保按期完成2008年新增投资各项建设任务。
3月底,中央投资完成率达97.8%,地方投资完成率为75.9%;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重大水利工程中央投资完成率分别为99.1%、98.1%、99.4%和96.1%。
攻坚战捷报频传……
水利部党组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信心坚定,行动迅疾,组织严密,部署科学,各项措施高效务实,引领全国水利系统迅速推动这一工作扎实向前迈进。
各级各地水利部门贯彻落实水利部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加强指导,全程跟踪,强化监督,抓住扩内需促增长机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又好又快地掀起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
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新增水利投资,犹如巨石击水,水利建设市场荡起层层波浪。各地迅速行动起来,抓住扩内需促增长的机遇,掀起水利建设的新高潮。各级水利部门加强领导,周密组织,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各地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动员全行业力量,保续建,保收尾,保重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落实责任,加强督导,分秒必争,努力多争取项目,并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切实保证完成任务。
在陕西省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局长陈文让兴奋地说:“我们这个灌区续建项目申报多次了,就是批不下来,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使我们这个项目终于有机会实施了。”这次国家向这个灌区下达了1500万元的投资。有了资金支持,该管理局迅速组织施工,利用灌区施工面大的特点,多断面施工,齐头并进,想方设法克服冬季施工难题,不久前已经圆满完成了灌区续建任务。
“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投资,宝鸡市争取到近1亿元的项目,将近占到陕西省的1/4。”宝鸡市水利局局长常崇信说。这些项目都是他们过去已经有规划,而且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列入国家投资盘子的。“手中有项目,心里不着慌!”常崇信既感到落实中央政策责任重大,又对加快推进水利建设信心十足。
“水利的责任重了,但机遇也来了!”陕西省秦岭北侧引红济石工程现场,引红济石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勤生满怀信心地说。虽然2月份那里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然而隧洞内盾构机的欢唱,让人真切感受到水利工程迎来了“暖冬”。
在湖北宜昌市东风渠灌区,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渠道衬砌施工的工人们干劲十足,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机器轰鸣。湖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陈斌说:“渠道主体开工以前,项目法人就把三通一平、预订材料等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了。工程一开标,主体施工队伍马上进场,这里很快就形成了施工高潮。”
往年立冬时节,江苏省徐州大部分地区冬春水利建设尚未正式开始,而2008年立冬时节,冬春水利建设却已是如火如荼。徐州市水利局局长冯正刚说:“早规划,早动手,有了中央投资支持,早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面貌将成为现实。”
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水利建设投资在河南有16亿多元,高额投资催生了河南省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面对建设热潮,河南省不忘工程质量。他们要求水利工程做到“四铁”“四不”,即“铁心肠、铁面孔、铁手腕、铁纪律”,“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决不进场、不合格的施工和监理队伍坚决不用、不称职的施工和监理人员清理出场、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确保在建工程质量。
…………
以上场景,只是全国水利建设高潮迭起的一个个掠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各地水利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专门工作班子,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加快水利建设发展的机遇,按照“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以严谨、务实、高效的作风,科学组织,周密实施,争分夺秒,真抓实干,又好又快地推动着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民生得到改善、经济得到拉动、就业得到帮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水利投资建设在扩内需促增长方面效益凸显
“我们做梦都想不到这好事。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水利部门呀!”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宗店乡汤庄村村民张广重,站在自家新建的自来水池旁这样感慨。这里是黄河故道,属高氟区,水是苦咸水,大旱年头却连苦咸水也没有了。如今,像张广重这样,世世代代从井下提水的农民,现在只要水龙头一开,就能喝上安全、充足、便捷的水。这是新增水利投资续建汤店供水厂后带来的新景象。
68岁的河南省商南县长竹园乡村民王广清,原来从1公里以外担水吃,现在用上了自来水。他感激地说:“这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做的天大的好事呀!”曾经诞生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地方,如今靠新增水利投资建设的崭新的长竹园乡水厂矗立在半山腰,两扇大门上贴着格外引人注目的大红对子——“饮水思源”“不忘党恩”,代表了村民的共同心声。
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建武介绍:这次中央新增水利投资可使河南解决1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投资,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0亿元,解决151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这无疑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造福民众的善举。
除直接惠及民生,新增水利投资在帮助农民工就业,促进当地建筑、工程咨询、钢材、水泥、石材、塑料管材等生产企业及行业的发展方面,也功不可没。
“在家门口打工,真好!”在山东省乳山市院里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工地上,46岁的农民马玉亭一边往水泥搅拌机里输送原料,一边和身边的伙计说着在外地打工的事儿。马玉亭是乳山市乳山寨人,曾在广东打了3年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年底前,他就背着行李回到了家。春节期间,他到处求亲戚托朋友找活干。正月初八,新增水利投资项目支持的院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他来到工地找了份工作,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在乳山,有数千名这样返乡的农民工,在水利建设工地上找到了工作。
河南省信阳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有百万人之多,金融危机使许多人失去活计。新增水利投资项目的建设,使大批农民工在家门口找到出路。如在南湾灌区和鲇鱼山灌区施工现场,先后有1800多名农民工参与建设。初步概算,河南省新增总投资16.38亿元,其中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近3亿元,为6万名农民工提供了3个月的劳动岗位,平均每个农民工可以收入现金4000~6000元。
就鲇鱼山灌区续建改造工程来说,需要水泥6000吨、块石5800立方米、碎石1.46万立方米、砂1.14万立方米,加上大量防冻保暖材料的使用,新增的2000万元投资可以大大拉动这些建筑材料企业,有效地拉动地方经济。
据了解,我国PCCP第三大生产企业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随着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高潮迭起,去年最后一周的订单金额超过2亿元,超过2007年全年营业总收入3.36亿元的一半。
“右干渠改造这个工程,我们盼了很久。马上就要春耕了,真希望工程早点完工,这样不仅能解决我们的生活和灌溉用水问题,还能利用水源优势发展养殖业,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纯复乡锣心村村民王明善道出了右干渠沿线村民的心声,也道出水利工程在改善民生、造福民众上的巨大效应。
几个月来,新增水利投资建设项目的实施,的的确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改善了民生水利条件。通过建设,解决了138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了324座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199处大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完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2010年年底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3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目标奠定了基础。二是提高了水利保障能力。建成农村供水工程5万多个,建设了一批水源工程,提高了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提高了防洪保障能力;提高了灌溉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水利保障。三是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新增水利投资共带动地方投资143.9亿元;消耗了约260万吨水泥、40万吨钢材,有力地带动了建材、冶金、机械、石油、运输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累计投入劳力6846万人工日,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水利投资建设,使水利部门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建设能力经受了考验,各地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好的做法,为下一步大规模开展水利建设积累了经验
各地按照中央“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在组织领导、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等方面创新思路,特事特办,措施得力,亮点纷呈。这些做法和经验无疑为下一步大规模开展水利建设积累了经验。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成立了以省级领导为组长、省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谋划,统一指挥。各省级水利部门成立了以厅(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相关市、县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把责任落实到了党政一把手。
提前准备,狠抓前期。山东省水利厅在项目前期工作中,积极与省发改委协调,采取分类审查、集中审批等措施,加快工程批复进程。重庆市、陕西省提前做好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新增项目的审批。湖南、山东、河南等省在国家正式计划文件下达前,提前协调省发改委,制定好具体投资计划方案,在中央投资计划文件正式下达后的2天内,就将投资计划下达到各地市和项目单位。广东省水利厅制定下发了简化程序下放审批权限事项目录。重庆市水利局下放了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等项目审批权限。
多措并举,加快实施。在招标投标方面,贵州、湖南等省在未收到正式计划文件前,提前准备招标投标,在确保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缩短招标时间。福建省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有关办法,加快招标采购工作。河北省水利厅要求项目法人在进行施工图备案时同步提出和完成招标核准。山东省水利厅与省发改委、监察厅等单位密切衔接,环环紧扣,有效缩短了招标投标各环节时间。湖北省水利厅经省政府同意,压缩招标投标周期25天。吉林省经省政府批准,将公开招标公告时间压缩至22天。在奖励机制方面,湖南、海南琼海市对因施工单位原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除了按合同要求给予处罚外,施工单位一年内不得参与水利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或需重新审查投标资质。山东在全省开展评先活动。河南省对新增投资项目实施进度快、工程质量好的市、县在后续项目投资安排上给予倾斜支持。在施工组织方面,大部分施工单位采取多作业面同时施工的方式进行。不少新增项目采取激励措施坚持节假日不停工,有的工程24小时不间断施工。
拓宽渠道,落实配套资金。河南省政府动用省长预备金落实省级配套资金。山西省利用2009年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计划,落实了全部省级配套资金。湖北省通过省财政专项、省水利基金、政府担保贷款等渠道落实省级配套资金。广东省政府使用省级水利资金落实了省级配套资金。
强化督导,确保安全。各省(直辖区、自治市)均成立了多个检查督导组或项目推进组,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进行检查督导。
这些做法和经验,有力地推进了各地水利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也成为水利系统高效开展建设管理的宝贵财富,必将为下一步大规模开展水利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
勇担重任,不辱使命。水利人以务实高效的行动,水利工程建设以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中的巨大作用,再次体现出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良好口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农田水利建设放到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首位,凸显出水利的重要性,也赋予水利更重的责任。
在全球经济危机仍在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时期水利事业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9年4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