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党组把贯彻中央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水利部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特色,做到“两手抓,两不误”的重要举措。12月2日,水利部召开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动员视频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要做到“六个到位”,确保新增200亿元中央投资水利项目尽快启动、顺利实施,确保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全面落实。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今年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水利所占比重很大,这既体现出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重视,也显示出水利建设在扩大内需政策措施中的重要地位;既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也是对各级水利部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考验。各级水利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充分认清肩负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责任,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新增水利投资项目尽快启动、顺利实施,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跟进、全程参与,确保新增水利投资项目如期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是组织领导要到位。水利投资项目多,强度大,时间紧,要求高,责任重,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及时启动、顺利实施、加快建设、尽早见效。水利部成立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重要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为加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水利项目的监督管理,部党组决定成立以陈雷部长为组长的水利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各流域机构、各级水利部门都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形成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任务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责任落实要到位。要强化责任意识,在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推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部内各职能司局要加快项目组织论证和审查报批进度,落实中央投资计划,加快计划下达和资金拨付,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流域机构除了要抓好中央直属项目的建设外,还要帮助流域内各有关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做好前期工作。各地也要层层落实前期、计划、资金、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任务和责任。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不力、行动迟缓的地方和单位,特别是对因失职渎职致使中央政策措施得不到及时落实,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或领导干部的责任。
四是工作措施要到位。要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把任务落实到每个项目、每个标段、每个单位,确保项目建设及时启动、顺利实施。要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充实技术力量,精心进行设计,切实做到工作深度和审批进度的统一。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健全和完善项目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监理、验收交接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切实细化和优化工程施工方案,保障施工条件,保证满负荷施工,千方百计保证工程按计划推进,确保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要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严把原材料进口关、施工过程关和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严禁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确保资金规范、合理、有效使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五是协调配合要到位。在短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水利建设任务,必须加强协调,强化配合,建立沟通顺畅、衔接严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水利部门要加强内部协作,司局之间要分工负责,地方与流域机构要密切配合,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加快进度,绝不允许因为工作不到位而影响项目及时实施。要建立上下联系的沟通机制,实行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不放过一个环节,不留下一处隐患。要加强对外协调,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水利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新闻宣传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合力。
六是监督检查要到位。切实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地是否认真领会并全面落实中央的政策措施,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规定的投向,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是否依法合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透明,工程建设质量是否安全合格。要充实水利行业纪检、监察、审计、稽察的力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强与中央检查组的配合协作,提前介入、主动跟进、全程参与,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努力实现“工程安全、生产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绝不偏袒护短,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