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把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水利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在最近应对南方洪涝灾害中,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10月下旬以来,我国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雨,多条河流发生了历史上同期最大洪水,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截至11月5日,强降雨已造成云南、广西、贵州、重庆、湖北5省(区、市)107.2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171间,因灾死亡34人,失踪43人,农作物受灾71.04千公顷、成灾33.6千公顷。面对洪涝灾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三次作出重要批示。水利部认真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将抗洪救灾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行动,切实做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抗洪救灾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以人为本,超前部署,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灾情发生后,国家防总、水利部立即行动,紧急部署,及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坐镇防总,连续召开紧急会商会,明确要求,防汛抗洪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同时要做好统筹协调,处理好防汛抗洪和抗旱蓄水的关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回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组织有关地区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二是继续加强预测预报和会商,超前部署,切实做好防范工作;三是科学调度水库、水电站等水利设施,充分发挥其防洪减灾作用;四是加强对受灾地区的指导和支持;五是督促受灾地区及时开展水毁工程修复,为明年防汛抗旱做好准备;六是继续加强三峡工程调度,统筹考虑上下游和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确保防洪和供水安全。
二、奔赴一线,现场指导,充分体现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
根据洪灾情况,国家防总、水利部先后派出三个工作组赴湖北、云南和广西灾区现场,协助地方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11月2日,第一工作组赴湖北三峡库区,首先奔赴险情严重的秭归县,查看滑坡现场,了解受威胁群众转移安置和监测措施等情况,讨论险情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强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要切实以人为本,做好监测预警和群众转移安置,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11月3日,第二个工作组紧急赶赴云南,到达楚雄后,立即听取受灾情况汇报,并顶着风雨、踏着泥泞,深入灾区,日夜工作,查看水毁工程、滑坡及水利设施等受灾情况,与云南省防指、楚雄州防指和楚雄市防指共同研究当前抗洪救灾和水毁修复工作。11月4日,第三个工作组紧急赶赴广西,直奔灾区察看灾情和人员转移工作进展情况,并与临时安置点的灾民交谈,询问生活生产情况,向受灾群众转达中央领导的关心,要求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及时修复受损水利工程。
三、生活安定,生产恢复,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在水利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和有关省及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有力防御、科学防御,目前,发生历史同期最大洪水的云南元江、广西郁江等河流水位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群众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三峡水库已顺利完成实验性蓄水任务,受威胁群众得到及时转移安置,库区塌岸、滑坡灾害没有造成1人伤亡;蓄水期间通过科学调度,在保障下游用水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完成蓄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