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与扩大国内需求的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兼顾和注重效益,调整规划思路,科学测算2009-2011水利投资计划,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民生水利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中型灌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为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全国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为全国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00亿斤创造水利条件,拟计划今后3年,加大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投资力度,在完成中部四省139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基础上,尽快启动以西北沿黄高扬程提水灌溉泵站和东北涝区排水泵站为重点的全国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同时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和小型灌区建设改造力度,大力推广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修建中小微型蓄引提工程和雨水集蓄工程。
二是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重点,加强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5年内全部解决农村2.27亿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要求,拟计划今后3年,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疫区、涉水重病区、农村学校和农林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加快抗旱应急水源建设,确保特大干旱年农民的饮水安全;加快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加强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到2010年完成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三是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加强防洪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为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拟计划今后3年,在确保2010年底完成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淮河治理,加快太湖、洞庭湖综合治理,继续推进黄河宁蒙河段、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等大江大河重点河段以及渭河等重要支流治理,加快长江、海河、松花江等流域重点蓄滞洪区建设以及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同时加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水文基础设施,提高防洪抗旱监测预警能力。
四是以重要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为解决水源工程不足、调控能力不强问题,今后三年水源工程建设,拟计划加快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甘肃引洮等骨干水利工程,以及西南地区中型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步伐,尽早建成发挥效益;尽快开工建设四川亭子口、吉林哈达山、青海引大济湟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
五是以水土流失和生态脆弱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拟计划今后3年,将加快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东北黑土区、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全面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争取启动全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南方崩岗防治等水土保持工程,2010年基本实现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重点流域近期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