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水司以强化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为主题,坚持把“找问题、想办法、强管理”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通过自查互查、深入调研和解放思想讨论等活动,查找和破解制约农村水利发展与改革难题,着力提高新形势下农村水利保障民生和科学发展的能力。
第一,针对农村水利实际查找问题。10月下旬,农水司以处室为单位,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实际,开展“找问题、想办法、强管理”活动,要求各处室从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更好地为农村水利服务的高度,把握事物内在规律,抓住项目实施环节,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各处室通过自查和广泛征求意见,梳理出农村水利工作中存在的四个方面主要问题。一是农村饮水安全主要存在基础工作薄弱、工程建管难度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二是灌区节水改造主要存在水管单位改革滞后、群管组织改革难度大等问题;三是小型农田水利主要存在体制不顺责任不明、前期工作质量不高、绩效评估不健全、工程管理责任主体缺位等问题;四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存在硬件不硬、软件不活、手段不足、管理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监督检查等问题。
第二,带着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梳理出的问题,经多次讨论和筛选,他们把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体制机制建设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展开调研。11月上旬由司领导带队,按照调研方案的要求,分赴重庆、江西等地,以“从体制机制上促进农村水利科学发展”为主题,带着查找出的问题进乡村,访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实地察看工程现场、与基层水管单位座谈,找经验、破难题。
调研结束后,各处室认真梳理调研成果,将农村饮水安全、灌溉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四大类民生水利项目管理工作制成流程框架图,从各个环节中找漏洞、查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全司人员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对各处汇报内容展开了集思广益的大讨论,在全司形成了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达到了预期效果。为破解影响和制约农村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分赴重庆、江西等地的调研组针对不同地区农村水利工作的特点,重点调研了重庆农村饮水安全,江西灌区管理改革,浙江、河南、宁夏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等工作。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地在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与改革中都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总结调研成果提出农村水利发展对策。通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四项重点工作的大讨论,进一步完善了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水利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从前期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到绩效评估考核的一套完整的体系:一要加强前期工作,建立规划指导机制,完善技术标准和建设管理规程规范体系;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良性发展的政策体系,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三要加快全国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用现代手段实施现代化管理;四要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切实做好《农田水利法》、《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立法前期工作;五要加强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关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农水司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制定应急对策措施,按部党组的要求,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第四季度新增中央水利投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的预案。一是组织力量逐省落实任务;二是组织专家,加快开工前初设或实施方案审批;三是抓紧招投标,并同时做好主要材料集中采购工作;四是倒排工期、加快实施,确保按时完成;五是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六是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基层建设;七是建立信息周报制度,准确掌握工程建设进展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