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晤士报》5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新的人民大军源源不断帮助抗灾
身上穿着印有“我爱中国”字样的短袖衫,他们把受伤人员从救护车上抬下来,他们开着自己的车把饮用水送给无家可归者。
发生在中国的毁灭性地震催生出以前在这个国家不曾看到的一个现象:志愿者大军。
被地震带来的死亡和破坏惊吓的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竞相为地震幸存者做出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工作志愿者已成为救灾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北川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戴着口罩在废墟上喷洒消毒剂。其他人等候在城边帮助疲惫不堪的人们艰难走出这个变成废墟的山谷。
来自成都的24岁音乐系大学生胡亚旭(音)正在彭州市人民医院帮助工作。他的短袖衫上有一个志愿者徽章,上面印有中国地图和“同一个中国”的字样。
在一个种植木耳的村庄,村民们都成了无家可归者。来自城里的私家车车队停了下来。穿着考究的城市居民向这些灾民分发瓶装水和饼干。他们大部分都是私营企业家———通过互联网联系后,决定做出一份贡献。通往震中的公路塞满了类似这样的车队。
大部分人是靠自己的力量来提供帮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与中国红十字会协调,了解哪些村庄最急需援助,需要带什么东西去提供帮助。
在云华镇中心一条土路上,一群农民开了4小时车送来热腾腾的米饭和一碗碗土豆炖鸡块。一名妇女说:“我们花了一天时间削土豆,我们应该做点事情减轻受灾者的痛苦。”
同时,在传统上不那么情愿献血的中国人已经在中国各个城市排起长队献血。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5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人在地震后捐献他们新发现的财富
印着“你好,凯蒂猫”的一辆绿色小车看起来不太可能是进行救灾的。但当电脑销售员李刚(音)和他的女友从电视上看到中国强烈地震带来的毁灭性破坏后,他们很快就开着满载瓶装水和方便面的小车行驶160多英里来提供帮助。
“车太小了,但我们想帮忙。”来自重庆的李先生说。
在这个人们通常为致富而激烈竞争的中国,数十年一遇的死伤最惨烈的灾难引发了空前的慈善热情,尤其是在新富和城市人中更是如此。捐赠如潮水般涌来,捐款比中国慈善团体去年一年的总和还要多,志愿者也是如此。
随着中国经济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卓越表现,人们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高,一批新富中国人正表达出对慈善事业的兴趣。中国慈善信息中心预测说,私人基金将在5年内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主要来源。
很多像李先生这样的人利用数量飞速上升的私家车和不断扩张的公路系统加入到政府和军队的车辆运输队伍当中。
遍布广大灾区的是数以千计的私家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上面有手写的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为了中国人民,为了北京奥运”。有的车辆来自远在900英里之外的首都北京。
私家车密密麻麻塞满公路,警察不得不在城镇之外设立捐赠品分发点,以便给军队和政府运输车队让路。住在公路旁边账蓬里的灾民打出了急需物品的牌子,上面写着:饮用水、大米和蔬菜。私家车停下来递给他们一两箱物品后继续前行。
在一个曾经依靠共产党政府提供一切福利的社会里,这种给予特别引人注意。在2004年之前,私人慈善团体是被禁止。帮助受灾群众的绝大部分援助物资来自政府。
但是这一次,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很快行动起来进行援助。为地震灾区捐款的银行账号出现在互联网和手机上。献血中心挤满了要求献血的人们,相关部门不得不要求公民提前登记。
“人们这一次真的团结起来了,他们自己行动起来了,没有等到人们要求他们这样做时才开始行动。”来自贵州的吴宇(音)说。他们带来了两货车和一吉普车的旧衣服、面包和方便面,正朝震中地区驶去。
来源:环球时报 200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