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网站5月16日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传统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山东黄河职工的血中流淌。真情系灾区,关爱汇暖流。四川地震灾区群众,牵动着山东黄河万名职工的心。2008年5月14日上午,山东黄河河务局召开局直机关各单位党委、总支、支部书记会议,通报四川地震灾情,部署向灾区捐赠工作。随即,消息第一时间在《山东黄河网》发布。14日下午到次日12时,仅一天时间,山东黄河职工在628公里黄河两岸,10344名职工迅速掀起了捐献热潮,踊跃为灾区人民捐献爱心,尽管捐献仍在继续中,但截取一天的时间段,第一批捐款已带着黄河职工的深情厚意,迅速送往灾区。
汶川县强地震发生后,以汶川为中心的周边地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滚动播出的媒体、灾区传来的消息,使黄河职工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在灾区群众被掩埋于废墟的时间里,没有什么比时间更紧迫,没有什么比关爱更重要。山东黄河万名职工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受灾群众树立信心,早日重建家园。一个个捐助点前,人们排起长龙,伸出援助之手,争相捐助,现场涌动着融融真情。在职的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家属和孩子,在校学生,医院病人,生活拮据的职工遗属,纷纷慷慨解囊。有的离退休职工或步行、或骑自行车十几公里,赶往捐助点;有的在职同志因出差、因在数千里之外工地施工不能前往捐助现场,特委托同事或家人代捐……
5月15日上午9时许,80岁高龄的职工遗属王增凤自己悄没声息地来到了山东黄河医院的四层楼办公室,老人从一只红色塑料袋里倒出了172.63元,要为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工作人员知道老人只身生活,经济困难,决定只留她20元,可老人说什么也不听,执意要捐。她说:“我不知道该捐多少,家里一共这些了,全捐了。”正在湖北汉江大桥施工的山东黄河工程局武荆大桥项目部,有十几名四川籍民工,地震后家乡房倒屋塌,家人伤亡,失去了联系,民工们心急如焚。项目部经理霍正存急灾区所急,想民工所想,迅速筹集了5万元现金,将工资提前发给民工,并安排他们返乡探望。
5月14日中午1点多,在济阳黄河河务局的机关大院里,职工们顾不上回家吃午饭,仍在采血车前排着队等候献血。当他们从媒体上得知灾区抢救受伤群众血库告急后,济阳河务局不仅展开募捐活动,而且还与山东省血液中心取得联系,组织职工无偿献血。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深为感动,立即抽调一部采血车赶到济阳河务局。采血车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周边一些机关工作人员闻讯后,也被黄河职工的爱心所打动,100余人纷纷前来加入到向灾区群众无偿献血的行列中。这一次,济阳河务局43名职工,无偿献血1.46万毫升。女职工杨念玲第一个登上采血车,面对采血医务人员关切的询问,知道她两个月前刚献了一次血时,她勇敢地说“我没事,抓紧抽吧!”年过半百的驾驶员肖英德蹬上采血车,医务人员劝他先让年轻同志献,肖英德急切地说:“我身体不要紧,就让我献上200毫升吧。” 局长俞宪海献完血后只休息了几分钟,就匆匆地踏上了出发的路程……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山东黄河捐助活动仍在继续。他们像全国人民一样,融入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御天灾”的伟大力量中。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