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自动测报系统在四川特大地震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8-05-17

  中国水利网站5月17日讯 “5?12”地震发生后,位于重灾区阿坝、成都、绵阳等水文局的部分水情报汛站通讯全部中断,无法正常监测和报汛,这些站点主要集中在阿坝州汶川境内、都江堰片区、德阳的绵竹和什邡片区,绵阳的北川境内、安县以北片区、平武县境内、青川县境内等。突如其来的震情使人们对流域的降雨情况、震区水库运行情况、是否有地震带来的山体滑坡堵塞河床等信息一无所知。针对以上情况四川省水文局紧急启用刚安装调试完成的三峡自动测报系统的遥测站报送水、雨情信息,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重灾区的都江堰水文站位于紫坪铺电站下游,地震发生后,站房倒塌,通讯设施被毁,所有与外界的通信联络中断。刚安装调试完的三峡自动测报站,其站房虽已倒塌,但设备仍工作正常,每小时12个水位和雨量数据通过北斗卫星及时传递到成都水情分中心和省水情中心及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地震后国家防汛办及时掌握了该站流量并由此推断出紫坪铺水库的下泄流量。


  北川水文站位于重灾区北川县城附近,地震发生后,站房倾斜,通讯设施被毁。三峡自动测报站监测到该站地震后水位骤降了30余厘米,流量明显变小,预计上游河段有塌方阻塞河道的可能,并把这一重要的水情信息及时报送到有关单位并引起高度重视,为各级部门抗震防汛提供科学依据。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站房被毁,通讯中断并且余震不断,水文职工全部撤离,而遥测信息却每天按时发送到接收中心。


  地震后类似于都江堰水文站、北川水文站情况的还有平武、甘溪、南坝、同兴、豆叩、片口、白什、雎水关、杨柳坪、高景关、鞍子河、双河、檫耳岩、马井等水情站都通过三峡遥测系统将水情信息及时采集并传送到各级水情中心及政府各部门,为抗震减灾做出了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5月17日

作者: 谢学成
SRC-68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