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渔家花园”不怕洪水

2007-07-16

    “幸亏搬进了‘渔家花园’,要不然大水一定把我家淹了,淹到腰上。”70岁的老渔民李绍元用手指着自己的腰部对记者说。
 
    15日是淮河第一次洪峰进入洪泽湖的第二天。在洪泽湖南岸的江苏省洪泽县老子山镇“ 渔家花园”住宅小区,李绍元老汉正在编织着捕捞虾蟹的地笼。他一边慢条斯理地干活,一边和身旁几个邻居闲聊,对几百米远的大堤外滚滚的洪水毫不在乎。他在湖上捕鱼几十年,有时住船上,有时住在湖滩上只有四五平方米的简陋房子里。去年上半年,他和老伴搬到这里。
 
    从地图上看,老子山镇尖尖地插进洪泽湖中,自古以来,每到汛期这里就要受淹。2003年淮河流域发大水,这个镇住在湖滩上的渔民家家遭灾,1000多户人家躲进镇中心小学,五六家人挤一间教室,住了20多天。
 
    “2004年底,国家投资近3000万元搞移民迁建工程,建了‘渔家花园’。把1105户原来住在湖滩地上的渔民迁到这里。每户补贴34平方米,超出的面积自己出钱,每平方米500元。”老子山镇党委书记刘筠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渔家花园”共有27幢五层楼房,海蓝色的坡顶,白墙。每户都有方正的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
 
    刘筠告诉记者,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镇的防洪问题,上级政府在2004年投入1000万元,把镇区外围的拦洪堤坝从2米多加高到17.5米,建成了一条坚固的“保庄圩”。他们还撤销了滩地上的5所水上小学,在镇区新建了一所“船渔民全寄宿制小学”,去年秋天开始,860名渔家孩子住进去了。
 
    “这样的房子我盼了几十年!再也不用躲洪灾喽!”住在“渔家花园”8幢1单元102号的老渔民刘林方高兴地对记者说。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7月15日 

作者:
SRC-72
首页 | 专题头条 | 最新要闻 | 各地讯息 | 一线身影 | 气象预测 | 汛情旱情 | 综合评析 | 聚焦前线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