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防洪究竟有几张王牌?
——专家谈淮河防洪体系

2007-07-10

    8日至9日,淮河干流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流长台关以下河段水位全面上涨,9日8时淮河王家坝水位迅速攀升至29.22米,防汛形势非常严峻。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淮河防洪有哪些可用手段?

    淮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英三指出,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和历次淮河治理规划,经过50多年的治淮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淮河流域防御洪水的工程体系。

    一是上游的水库工程。目前淮河已建成水库5700多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36座,控制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占山丘区面积的1/3。

    二是蓄滞洪工程。利用湖泊洼地建成蓄滞洪区和湖泊型水库工程共14处,蓄滞洪库容334亿立方米。其中蓄滞洪区10处,可调蓄洪水88亿立方米。

    三是行洪区。沿淮河干流有荆山湖、方邱湖等17个行洪区,可分泄河道流量的20%-40%,是淮河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堤防工程。淮河流域现有堤防50000公里,主要堤防11000公里。

    五是河道泄洪。淮河干流上游主要河段的泄洪能力为7000立方米每秒,中游正阳关—洪泽湖泄洪能力为9000-12000立方米每秒,下游入江入海泄洪能力为15270-18270立方米每秒。

 

    六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淮河防汛期间,这几张王牌将按什么顺序出呢?徐英三介绍,当发生设计标准及以下洪水时,首先合理运用水库拦洪、削峰、错峰,充分利用河道泄洪,再考虑适时运用行蓄洪区、分洪河道。当淮河上、中游发生5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现有水库、行蓄洪区、分洪道等防御洪水的措施都按规定用完,而淮河正阳关水位仍超过保证水位26.5米,且继续在上涨时,启用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拦洪蓄洪。

    来源:新华网    2007年7月10日

作者:杨玉华 蔡敏
SRC-102
首页 | 专题头条 | 最新要闻 | 各地讯息 | 一线身影 | 气象预测 | 汛情旱情 | 综合评析 | 聚焦前线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