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的防汛黄河行,使记者对黄河防汛有了新的认识:黄河既惧怕洪水,又期待洪水。正如黄委主任李国英所说:“黄河,不论是来洪水还是不来洪水,不论是来大洪水、中洪水、小洪水甚至不来洪水,对于防汛皆为忧患。”这也是黄河防汛与其他河流防汛的不同之处。 有无洪水,忧思皆在,黄河防汛面临多层面考验 九曲黄河万里沙。水少沙多,水沙比例失调,使黄河下游成为高悬于沿河千万民众头顶之上的一条悬河。而且,由于泥沙淤积主河槽,悬河的严峻形势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出现了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 黄河主河槽行洪能力已由上世纪80年代6000立方米每秒下降到近年不足2000立方米每秒的程度,稍有洪水,极易发生漫滩。这几年经过调水调沙,才使行洪能力稍有提高。而黄河375万亩广阔滩区内至今仍居住着181万群众。 一旦洪水来临,黄河下游面临的防洪压力不仅仅来自1371公里堤防之外千里平川的安危,更来自181万滩区群众的安危。而不来洪水,对黄河同样不是好事情:泥沙将更多地淤积在萎缩的主河槽,进一步加剧“二级悬河”的不利形势。 希望黄河平静却又盼望洪水来袭。“从防汛的角度考虑,黄河不来洪水当然好。但从治河的角度来看,所谓‘大水出好河’,洪水的冲刷可以避免河槽进一步萎缩。”李国英主任的话道出了黄河防汛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之苦。 复杂的特点让黄河防汛无时无刻不在应对两面作战的考验。在防洪理念上,一方面要在来洪水时与洪水博弈,控制洪水、利用洪水;一方面还要在多年没有洪水时,人为地通过调水调沙去塑造洪水。这既是黄河防洪的独特之处,更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待黄河洪水理念的升华。 “黄河防汛,决不能过分依赖小浪底水库。”黄河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具有126.5亿立方米总库容、75亿立方米拦沙库容、41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具备防御千年一遇洪水的小浪底水库发挥作用后,黄河防洪并非“高枕无忧”。因为在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尚有2.7万平方公里无工程控制区,而且这里历来是暴雨区,极易形成预见期短的高峰洪水。百年一遇花园口站的洪峰流量仍达15700立方米每秒,洪水威胁依然存在。即便小浪底水库一滴水也不下泄,这一区域仍有出现12900立方米每秒洪水流量的可能性。这对当前黄河下游主河槽3500立方米每秒的过流能力而言,无异于泰山压顶。 黄河防汛既要考虑堤防之外千里平川,还要考虑堤防内181万滩区百姓。堤内堤外两面作战仅仅是防汛体系建设和运行所面临的考验的一个侧面,而小浪底水库在为今年防洪预留库容、发挥防洪效益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前的气候形势和下游渐显的旱情,尽可能多储备水源,为抗旱做好准备。黄河防汛需要在这双重的两难之间抉择。 明确责任,精心备汛,力求万无一失 人民治黄60年来,黄河已初步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和初具规模的“数字防汛”等防洪非工程体系。 但由于黄河地上悬河的形势仍然无法解决,181万人口依靠滩区内375万亩耕地生活的问题短期内也无法彻底解决,且黄河下游仍然有300公里的游荡性河道尚未得到彻底控制,黄河防汛任务仍然艰巨,决不可掉以轻心。 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为黄河防汛增添成功的砝码。黄河防总明确提出,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科学防控,强化责任落实,坚持防汛抗旱并举,立足于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以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理念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指导,着眼于全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具体而言就是,要确保黄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不垮坝,一般中型和小型水库设防标准内洪水不垮坝;确保黄河干流标准内洪水大堤不决口;遇超标准洪水,要尽最大努力,采取一切措施缩小灾害;同时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尽最大可能变害为利。 早在年初,黄河防总就已列出黄河防汛可能遇到的120个问题,包括21项重点问题,细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并于6月15日前全部完成。 在河南开封县王段庄村村委会办公室,《王段庄村黄河防汛分工图》清晰地反映出该村防汛抢险的责任分工。今年,河南省从省到市、县、乡、村,建立了五级黄河防汛责任体系,上至省长、下至村主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各级主要行政首长乃至村主任都有各自明确的防汛责任;山东省政府与沿黄各市签订了黄河防汛责任书。在东明县,长兴村村委会干部各自包干到户,落实责任,一旦洪水来袭,可以随时开展防汛抢险工作。如此清晰明确的责任分工,无疑又为黄河防汛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防线。 今年,黄河防总着力加强各类预案的修订完善,提高防汛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以便于预案切实落实。依靠现代化的数字防汛技术,黄河防总建立了严密的防汛预案体系,并可以针对发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转变成另一种方案,应对不同情况。 目前,黄河下游两岸1371公里堤防经过四次加高培厚,高度全部达到2000年一遇设防标准。287公里标准化堤防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工程抗洪能力,增大了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系数。黄河下游沿河紧急储备了23万立方米防汛石料、300万条编织袋,其他防汛物资也在按照要求进行准备。 山东、河南两省都对各自辖区的黄河河道及堤防等防洪工程进行了细致的徒步拉网式普查,对发现的水沟、洞穴、浪窝及堤身残缺等问题进行了分类处理。 河南专门针对滩区、蓄滞洪区群众制定了迁安预案,把千方百计保证滩区群众安全撤出作为第一目标,确保滩区迁安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衣被、有洁净的饮水,中小学生有学上;在山东济南,仅黄河物资储备中心就储备了抢险物料、救生设备器材、抢险机具三大类近30种防汛物资,足以应付设计洪水安全过境之需。 明确责任,精心备汛。黄河防汛能否做到万无一失?李国英主任作出了中肯的回答:“在防汛结束之前所有的评价都是苍白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精心准备,为达目标而不懈努力,最后一切的一切还要等待实践的检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7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