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次强降雨轮番来袭 3月份以来,湖北省已先后发生9次较强降雨过程。强降雨场次之多,为近年来同期少见。 6月18日至20日,入梅以来的首场暴雨强度最大,形成了荆门、孝感、恩施3个暴雨中心。其中孝感安陆市雨量最大,达336毫米,超过50年一遇标准。天门河上游荆门市境内的长滩河、永隆河及支流季河流域的强降雨高达331毫米,一日雨量240毫米,为50年一遇。 入梅首场暴雨,全省除咸宁市外,其他16个市州林区的52个县市都遭受暴雨或大暴雨、特大暴雨袭击,占湖北省县市总数的一半以上。暴雨中心荆门市的57个乡镇全部被暴雨覆盖,大部分乡镇超过100毫米。宜昌在6月17日以来的7天时间里,平均雨量高达170毫米。梅雨初期即出现这样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为历史同期少见。 据初步统计,暴雨洪灾已造成各类直接经济损失12.31亿元,其中入梅两场暴雨损失就达9.64亿元。 众志成城防洪保平安 雨情水势最严峻时,全省有640名县乡防汛指挥人员进岗到位,与干部群众并肩抗灾。 5月24日,恩施州宣恩县在建的鱼泉电站遭遇了50年一遇洪水,上游围堰过水,最大过流深3米。由于指挥得当,预警和预案启动及时,提前撤离了施工人员和设施,未发生人员伤亡,确保了电站安全。 6月20日3时40分,京山县季河白沙滩堤段发生溃口,溃口宽达30米,直接威胁6000多人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荆门市按照省防指的部署,迅速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抢筑下游子堤3000米,确保了不死伤一人,不扩大灾情。目前,省政府已向荆门市紧急调拨救灾资金120万元,帮助灾区安置灾民生活。省防指也调拨了一批防汛抢险物资,支持荆门市抗洪抢险。 根据灾情,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均启动四级响应,支持救灾,调运1000顶帐篷到灾区,积极协助当地做好灾民和临时转移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国家防办委托长江委派出专家到重灾的宜昌、恩施、荆门等地,具体指导防汛救灾、滑坡地质灾害防控和抢险除险。武警、公安等部门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做好受洪水威胁群众的应急转移,深受灾区群众欢迎。 截至目前,全省共紧急转移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15.28万人。 积极准备迎战更大洪水 当前,湖北省江河湖库局势平稳,长江水位甚至全线回落。但省防指有关负责人称,对防汛形势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抓住降雨间歇期的有利时机,落实备汛措施,准备迎战更大的洪水。 据气象部门预报,湖北省今年梅雨期典型特征明显,雨量偏多二至三成。当前梅雨期还没有结束,第三场强降雨已经来临,随后可能还会出现强降雨过程。据以往经验,湖北省7、8月份的降雨量往往多于6月,长江中游水位也会在7、8月达到年度最高值。 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设施是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省防指要求各地,严格执行调度规章,对超汛限水位的水库,要平稳安全泄洪,调控水位。凡病险水库,要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以确保安全。对沿江滨湖地区的泵站,必须抓好预排和及时抢排,千方百计避免和减轻农业灾害损失。对在建水电站,要按规范蓄水运用,凡未经验收的,一律不许蓄水发电,违者要严肃查处。 针对前段多次强降雨造成的严重水毁问题,省防指要求各地抓紧修复,对已出现的险情抓紧应急处理,对可能发生的险情隐患提早处置,以防范新的暴雨洪水。 来源:湖北日报 2007年6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