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柳湖段的淮河防汛大堤上,一个身材瘦弱的人在防汛险段抢险现场来回忙碌。他就是五河县城关镇科级干部凌以运。54岁的他,已在该险段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
老凌的爱人长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今年1月,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家庭困难,把他调进城关镇工作,以便照顾老伴。可是当他得知淮河大堤南香浮段有险情时,怎么也坐不住了。在朱顶镇工作了几十年的他深知哪个险段需要加固、哪里需要重点防守。“朱顶镇现在用得上我!”凌以运主动请战,毅然从几十里外的家里赶到防汛一线。
淮河大堤香浮段柳湖圩堤7.8公里的险段,老凌每天都要来回好几趟,和群众一起备土护堤。别人劝他下堤休息一下,他说,“我是老防汛队员,熟悉这里的情况,防洪护堤我更有经验。”12日凌晨,陈台段出现渗水,他二话没说投入抢险,直至险情排除。
老凌的住地在淮河大堤边一家民房内,房屋与河水只有几米,站在窗前,可以随时观察河水的变化。在老凌的床头,放着一本防汛抢险手册,已被老凌翻破。这些天,他将水位变化的数值都记录下来,对照手册,寻找对策。连日来的护堤工作,使老凌脊椎病复发,疼痛难忍。他吞下一把药丸,继续奋战。为了不影响防汛,老凌只能请人在家照料爱人。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平静地说,“我是老党员,又熟悉这里的情况,这里用得着我。”
来源:经济日报 2007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