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洪水来临 他们选择从容面对
——藤县塘步镇南安村受灾群众生活探访记

2007-06-14

    6月初,梧州市的第一场洪水让部分县市低水位村落受淹。洪灾面前,当地村民的生活起居是否正常呢?昨天,记者来到受洪水侵袭的藤县塘步镇南安村,感受当地群众生活情况。

    汽车七拐八拐向南安村驶去,来到南安村、汗池村和塘村交接的水口坡处,洪水就把前进的路给截断了。走下车来,放眼望去,汪洋一片。浅水边,一小块尚未没顶的青苗还隐约可见,似乎在告诉记者这里曾是一片稻田。同行的一位镇政府人员用手比划着眼前的这片水域说:“这一片水下,淹埋着1500多亩水稻。”

    “洪水退后,还有收获的希望吗?”记者追问。

    “估计没有了,洪水完全退却至少要两三天时间,现在正是禾苗抽穗扬花的时候,大水一来颗粒无收已成定局。”这位镇政府人员说。

    踏上机动船,我们朝南安村方向进发。洪水把公路淹没后,渡船是各村小组进出南安村唯一的交通工具。船只破浪前行,环顾四周,茫茫的水域不见一袭绿草青苗,露出水面半截电线杆架着快要垂到水面的铁线,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村落。

    “这里水深大概有多少米?”记者询问身边的村民李亚弟。他张开五个手指头说:“至少五米。”李亚弟家住南安村安东小组,是南安村水位最低的一个村落之一,今年的洪水虽然没有殃及房屋,但已经把家里仅有的几分水田全部淹没了。

    “今年的早稻,没办法收成了,只有在晚造再补救了。”诉说自己的灾情时,李亚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惋借。他说,这样的洪水在当地每年都会出现,早稻被淹已是家常便饭。

    “但是今年的洪水比往年要来得快,来得急。原因今年南安涵闸要改造施工,由于工程滞后,西江洪水倒灌堤内,加上山洪造成的内涝,所以水位要比往年的这个时候高。”同是安东小组的村民吴木华插话道,“不过面对这样的洪水,我们群众都有经验了,生活起居都比较正常,只是出行有些麻烦。”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南安村佛子坡组时,这时正是村民煮晚饭的时间,村子上空炊烟四起。走过佛子坡村,记者发现洪水已经漫进村边的十多间房屋,屋前的一片菜地正泡在水中。

    村民李少群的一间水泥楼房被淹去了一半,她干脆把厨房和卧室直接搬到了楼顶。与李少群一样,佛子坡村其他的受淹的村民,或把起居的地方往高处迁移,或寄居于亲戚家,临时的住所虽然搭盖简单,但生活起居秩序井然。李少群说,每年这个时候,房屋进水受淹是经常遇到的事情,现在村里通电通水影响不大,虽然通往南安的道路被淹了,但有船渡来往,生活用品都可以买到,只盼望着洪水快快退去,好尽快在田里补种上新的经济作物,尽量挽回些损失。

    据当地防汛部门统计,在今年的第一场洪水中,藤县共有9个乡镇58个村受灾,因灾倒塌房屋36间,损坏房屋100间,全县受淹耕地41250亩,绝收水田28875亩,减产粮食7500吨。面对灾情,当地政府在继续加强防汛工作的同时,也开始组织力量进一步核实洪灾受损情况,并协调有关责任部门单位给予受灾群众灾后补偿。

    来源:梧州日报    2007年6月14日
作者:黎其明 梁家志
SRC-102
首页 | 专题头条 | 最新要闻 | 各地讯息 | 一线身影 | 气象预测 | 汛情旱情 | 综合评析 | 聚焦前线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