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提出黄河水量调度新目标: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

2007-09-22

    本站9月22日讯 日前,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针对黄河水资源调度现状提出:“基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理念,黄河水量调度应统筹兼顾经济用水、输沙用水、生态用水和稀释用水等四项功能目标及需求。”围绕这一目标,黄河水量调度的重点将从实现一般意义上的黄河不断流转变到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黄河水量统一管理与调度工作将由此向纵深推进。

    据悉,自1999年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委和沿黄省区有关部门、枢纽管理单位通力配合,在流域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取得了黄河连续八年不断流的斐然成绩。同时,以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建成并投入运用和国务院颁布《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为标志,黄河水量调度科技手段和法制手段得以进一步增强、完善。

    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水和谐的需求出发,黄河水量调度需要实现新的突破,以黄河水量调度的保障措施看,也具备实现新突破的条件。面对黄河水量调度的现实情况,李国英指出,现阶段实现的黄河不断流尚不能认为是实现了黄河功能性不断流,因为迄今为止,尚未系统地提出和深入研究黄河水调的功能目标及其过程的量化需求。下一步,黄河水量调度研究、探索与实践的重点要从一般意义上的黄河不断流转变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上。

    那么,什么是水量调度的功能目标及需求?记者了解到,由于黄河的河流特性所决定,黄河水量调度的功能目标和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水量的经济用水;用于满足中游水库排沙、下游河道输沙及主槽泥沙冲淤平衡等要求的输沙用水;用于维持河口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防止海水倒灌、满足生物种群新陈代谢对淡水的补给需求,以及维持一定湿地面积的生态用水;用于稀释排入河道污染物、使黄河水质达到标准的稀释用水。

    如何实现上述黄河水量调度的功能目标及需求呢?李国英指出,在经济用水研究方面,将力求在现有的订单计划供水基础上,加大黄河主管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强化对灌区土壤墒情和有效降雨的科学监测,掌握各主要灌区不同作物及不同生长阶段需水规律,推广适宜的节水灌溉用水方式,提出灌区最佳的灌溉时机、灌溉水量和灌溉过程,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

    在输沙用水研究方面,将根据水库及下游河道的冲淤规律,研究提出具有较高输沙效率的输沙流量及其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水沙调控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同时,他要求在继续做好汛前调水调沙工作的同时,汛期充分利用中小洪水进行调水调沙,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流量级的中小洪水组合和水沙关系塑造,实现中小洪水资源化,达到水库排沙、河道输沙和主槽泥沙冲淤平衡的目标。

    在生态用水研究方面,要合理界定依靠黄河补水的生态系统范围,研究防止海水倒灌的需水量、径流过程,以及生态系统范围内植物群落的生物种群对黄河径流量及其过程的需求规律。

   在稀释用水研究方面,要加紧做好污染物浓度监测及预测,构建污染物输移与扩散数学模型,研究提出将污染物稀释到符合水质标准的需水量及其过程。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9月22日

作者:都潇潇
SRC-54
首页 | 专题头条 | 最新要闻 | 各地讯息 | 一线身影 | 气象预测 | 汛情旱情 | 综合评析 | 聚焦前线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